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5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公司制度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公司的性质是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公司制度的核心问题。公司的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正是从公司的性质引出的话题,是对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营利目的的一种反思。公司社会责任条款,是我国2005年《公司法》修改时新增的内容,该法第5条第1款规定:  相似文献   
22.
敌人开始反扑,潮水般地涌来,钟伟剑拖过一挺机枪,哒哒哒,子弹暴雨般向敌人泼去.他又抓起一束手榴弹,正要向敌人投去,突然一颗子弹飞来,钟伟剑不幸中弹,倒在了血泊中.  相似文献   
23.
公司人格混同是公司人格与股东人格或其他公司人格完全混为一体,使公司成为股东或其他公司的另一个自我,形成股东即公司或公司即股东的情形。公司人格混同的表征为产混同、业务混同和人员混同等。公司人格混同严重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违反了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的基本要求,构成现代公司法中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4.
论公平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说到公平,自然是一个道德问题。公平的本意是公正合理,它主要是从社会正义的角度,以人们公认的价值观、是非观作为标准来衡量的。众所周知,道德属于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它与法律一样都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所要求于人们的行为规范,只不过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而道德则是通过社会舆论维系的。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专门规定民事活动应遵循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25.
再论法律职业化与法律职业共同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玲  何国强 《政法学刊》2009,26(6):5-10
随着法律职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现阶段基本形成了法律职业阶层,但并未出现一个法律职业共同体。即便如此,鉴于法治信仰并未真正被培育,现有法律职业阶层仍然存在被异化为“物化”法律职业利益集团的风险。因此,法治信仰的培育既是法律职业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26.
2 0世纪至 2 1世纪 ,加拿大侵权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失侵权理论在侵权法中逐渐占据中心地位 ,围绕着过失侵权责任的建立、过失侵权责任的扩展、侵权规则的一般化和融合、侵权法的赔偿及损失分配政策的演变 ,以及其他法律的和非法律的可选择机制对侵权法的削弱等问题 ,百年来加拿大侵权法确立了过失侵权责任为主线的侵权法模式。  相似文献   
27.
谭玲 《行政与法》2000,(5):46-47
我国《公司法》自<1994年7月1日起实施,至今已经整整六年了。1999年12月25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 13次会议对《公司法》进行了一次重大修订,修正后的 《公司法》变更规定了国有独资公司设立监事会的条款,新增加规定了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无形资产出资、发行新股和申请上市的有关条款,是《公 司法》的一大进步。但是,这一修订并没有从根本上弥补和解决我国《公司法》现有的不足与缺憾,还需结合六年来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一次全面的修正与完善,使 我国《公司法》更具合理性和操作性。 一、界定发起人概念,明确发…  相似文献   
28.
“人格魅力”是一个尊严、价值、性格和道德品质中特别吸引人的一种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 ,通常是指教师在思想感情和个人性格方面所具有的非凡的品质和魅力 ,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9.
谭玲 《广东法学》2002,(5):16-23
可持续发展(sutainable development)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的、未来人类的共同发展战略和共同奋斗目标。它将人类社会发展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的问题结合起来,是当前最新的一种发展理念。这一发展理念能否具体以立法的方式来体现,能否制定出直接规范的可持续发展法律,能否在现有法律部门中为可持续发展法律进行定位,这是法学界争议颇多且极不统一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30.
一、对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诉讼时效的认定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依据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访法”),由公安机关受理处理:1、进行现场勘查后发“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按“办法”第22条“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15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认定申请书后3O日内,应当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2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的责任者给予处罚,发处罚裁决书。按“办法”第28条“当事人对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裁决书后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