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3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5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在今年6月27日上午被送上刑场的那一刻,原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护站护工乔燕琴也许终于意识到,他的名字将会和另一个人以及一部行政法规的名字一道,写进中国法制史。那另一个人就是孙志刚,行政法规的名字叫《收容遣送办法》。 2003年3月18日晚10时许,在穗打工的湖北青年孙志刚因没有随  相似文献   
22.
2005年4月8日,我终于有机会旁听美国最高法院审理案件。上午1O点整,随着书记官宣告大法官出庭,九位大法官鱼贯而出,坐到了他们的位子上。那天的两起案件都涉及到很复杂的行政法以及联邦与州之间的管辖界限问题,对于案外的人们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法庭里座无虚席,我猜想,许多人都是要借这个机会看望一下2004年确诊甲状腺癌、手术之后仍坚持工作的首席大法官伦奎斯特的吧。  相似文献   
23.
问题一箩筐     
李慧娟事件所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法百的命运问题,更折射出整个法治建设的诸多关键事项,可谓“问题一箩筐”对于这些问题作出全面分析显然超出了一篇短文可能容纳的限度,这里只是将它们作些梳理,以便我们理解这个不大事件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4.
对抗制与中国法官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司法制度尤其是庭审制度改革发端于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逐渐向纵深方向发展。对抗制或曰辩论制庭审模式的导入引起了法律界乃至整个社会广泛的关注,并使一般民众对这一改革产生了相当的期待。不过,从司法体系内部观察,改革的深化也使得旧有制度理论基础的缺陷以及操作者的素质不能适应这一改革的种种方面显露出来,而司法制度内部和外部各种功能衔接及利益与资源的分配与调适未能平稳转换乃至凿枘不投的情形亦时有发生。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本来全方位的辩论制改革,大致到1994年下半年逐渐收缩范围,主要  相似文献   
25.
司法改革中的上下级法院关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近年来,由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发韧的司法制度改革不断地向纵深发展。我们似乎可以发现,这种发展正在向两个方向延伸,一是建构更独立和更公正的司法制度的要求愈来愈多地触及到政治体制的层面。实际上,司法制度本身便是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或者说,政治体制构成了制约司法...  相似文献   
26.
今年10月20日,是西南政法大学诞生50周年的日子。校庆典礼上,当然要有方方面面的代表上台致辞。贺卫方教授是以善于和敢于演讲而著称的中青年法学家之一,所以,校方自然不会忘记安排这位恢复高考制度后进入“西政”的首届毕业生,作为校友代表登台表达对母校的情意。的确,其拳拳之心、绵绵之意,不仅溢于言表,并且更发人深省。作为法律人的一家期刊,我们当然也衷心地祝贺为培养法律人做出突出贡献的“西政”校庆,正如去年我们祝贺中国政法大学与华东政法学院的50年校庆一样。为此,我们还特别选发了高绍先教授在《西南政法大学学子学术文库》首发式上的即席赋词。通过这一切,诚如贺卫方教授所言,我们“看到的是已经灯火灿烂的世界。”———编者  相似文献   
27.
法律移植论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正> 法律向我们展示了许多悖论。其中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或许是,一方面一个民族的法律可以被看作专属于它自己的,是该民族认同的一种符号,而且在事实上,即使是两个往来密切的国家在其法律的重要细节上,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另一方面,从最早的有记录的历史时期起,法律移植——即一条法规,或者一种法律制度自一国向另一国,或自一族向另一族的迁移——却一直是屡见不鲜的。  相似文献   
28.
罗马法对西方文明的贡献(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毫无疑问、罗马法是古罗马对西方文明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不仅如此,罗马法还经常被人们称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支柱之一。上述观点绝大部分已为并不了解其真正意义何在的人们所接受,这或许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罗马法的缘故。事实上,对于罗马法的历史意义加以界定是件困难的事情,更困难者在于发现其中独特的罗马因素,也在于对其意义以及罗马人民族特征的解释。  相似文献   
29.
宪政三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贺卫方 《法学论坛》2003,18(2):11-16
投票箱之妙不仅在于说服人们守法 ,而且还通过这一巧妙的程序 ,将决策风险转嫁给了选民本身。民主应当被列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而投票箱则可以称之为一种妙不可言的设计。与政治法律中的其他制度一样 ,中国的宪法也是近代舶来品。西方宪政之所以最终确立 ,宗教以及教会是我们首先看得到的因素 ,第二条便是阶级以及阶段斗争对君主权力的限制 ,社会分工以及由此带来的知识分化是约束专横权力行使的第三个因素。税收奠定宪政基础。应当由人大代表对税收以及财政事项进行细致入微的审查。  相似文献   
30.
在社会各个行业中,司法界的职业行为至为特殊,它不仅仅行使裁判权,解决社会中的各种纠纷,而且行使司法权这种过程本身,实际上是在向案件当事人宣示正义的准则。也许,我们可以不夸大地说,对于特定国家公民的正义观念的形成和形态而言,没有哪一个因素能够起到司法官员行为举止所具有的那样大的作用。对于当事人而言,法院是否公正地处理与其利益息息相关的案件更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于法律乃至国家制度本身的评价。我们不可能想象,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