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专利价值评估的方法与实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引言专利作为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具有价值。一方面,以专利的技术属性为依据,可以将专利承载的发明创造的技术内涵转变为物态的商品,从而完成专利的技术实施。另一方面,更为重要和突出的是,以专利的权利属性为依据,可以在市场中从事资本的多种运作,最大化专利价值,如专利许可、专利转让、专利作股、专利信托、专利担保、专利保险等,这是专利技术实施的自然延伸。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商业工具,是企业研发和市场之间的自然链接,是企业价值和盈利的重要增长点,是企业建构商业视野的关键环节。专利对于企业募集发展资金,…  相似文献   
42.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由于可开采资源的日渐枯竭,我国相当一部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并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与矛盾。如何尽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这些城市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43.
“诺曼底模式”是欧洲核心国家法国、德国就和平解决顿巴斯问题而提出的政治方案,也是它们对俄采取谨慎接触外交的具体体现。维持高层对话、由欧安组织进行第三方监督,以及法德居中调解均是具有鲜明欧洲特色的危机管理方式。这一模式一度将2014年的俄乌对抗冻结在顿巴斯地区,主张与俄罗斯保持接触和对话,它是基于现实主义均衡理论的“法国模式”与自由主义相互依赖理论的“德国模式”共同作用的产物。本文全面剖析“诺曼底模式”取得阶段性成功的原因,认为除法国、德国的协调作用外,历史造就的四个外部条件发挥了关键作用,包括美国的委托授权和英国的袖手旁观、俄罗斯的认可和忍耐、乌克兰的无奈顺从,以及波兰等中东欧国家的私下不满。鉴于乌克兰后来无意履行协议且对“诺曼底模式”失去兴趣,俄罗斯对法、德协调失去战略耐心,美国接管并主导西方的对俄政策,波兰等中东欧国家倾向依赖美国和北约采取对俄强硬的态度,“诺曼底模式”随着2022年乌克兰危机的全面升级无力延续。在地缘政治的冲击下,法、德主导的制度性安排无法继续生效,但未来俄乌冲突发展到和平谈判和战后维和、重建阶段,改良升级后的“诺曼底模式”依然可以作为终结这场冲突的一个重要选项。  相似文献   
44.
赵晨 《当代世界》2014,(8):63-65
<正>由于欧盟政体设计比较复杂,所以欧盟委员会、欧盟理事会主席和欧洲议会议长无法像其成员国一样,议会选举甫一告终即可宣布。2014年5月份欧洲议会大选结束,但欧洲议会内党团需要重新组合,上述欧洲机构的领导人也还需要28个  相似文献   
45.
2018年民粹主义延续其前两年的上升势头,在并未丢失政权的同时,赢得了更多国家选举的胜利。民粹主义在一些西方国家的政治选举中获胜后,开始进入政策实施阶段,呈现出以国家政策落实民粹主义思想,并溢出西方世界,渗透进发展中国家的倾向。跨国层面上的民粹主义力量也在相互呼应。  相似文献   
46.
赵晨  杨博 《国际政治研究》2019,40(5):143-160
欧洲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复杂性体现在地理情况、政治体制、政治文化、政治治理等多个方面。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欧洲政治出现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关于欧洲政治的研究也相应有其特殊之处。21世纪以来,欧洲一体化在不断深入的同时也遭遇了一系列挑战,有关欧洲政治研究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那么,欧洲政治研究有哪些特点?中国的欧洲政治研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进程?21世纪以来中国的欧洲政治研究主要围绕哪些具体学科或者问题展开?中国的欧洲政治研究有什么特色又存在哪些问题不足?该研究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生杨博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赵晨研究员。赵晨研究员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国际关系、欧盟政治、欧洲一体化和全球治理,著有《论欧洲联盟的民主》《叙利亚内战与欧洲》(合著)等。  相似文献   
47.
48.
赵晨 《当代韩国》2016,(2):43-51
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世界已经形成统一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政策,东亚与欧洲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就有很大差异。基于不同的历史经验、政治传统、社会模式和世界地位,欧洲形成了以人权为基础的"全球宪政主义"的全球治理观,而东亚地区则更加注重在全球治理进程中发挥主权国家的作用,力争改革现有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一个"平等"和"民主"的全球治理制度。随着东亚经济力量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上升,这一地区的全球治理意见对全球治理格局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9.
资源枯竭后我国相当一部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性产业大幅度萎缩,大量工人下岗失业并陷入贫困。如何提高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人口的收入,实现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这些城市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50.
2011年,中欧关系在欧洲债务危机中稳定发展。中欧贸易保持良好增长,双方在经贸领域的法律合作加深,但分歧和争端犹存;中欧科技领域的合作继续深化,中欧政治交往呈现多层次和宽领域的特点;中欧公众相互认知的鸿沟有所加大,但社会合作进展平稳,文化交流逐渐走向战略性和常态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务实合作得到加强,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总体来看,中欧关系的发展前景良好,但在一些传统领域的分歧仍然存在,并将持续对中欧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