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从管理文化视角看,来自于西方管理文化的竞争思想是一种实力竞争思想,它在企业竞争中体现为围绕企业产品服务与市场实力的竞争。中国传统谋略以“谋人”、“谋利”、“争利”为基本特征,在企业竞争中体现为围绕企业之间利害关系的谋略竞争。现实地看,需要从管理文化视角讨论两种竞争认知的管理文化根源、特征及差异,以推动中国企业进行实力竞争与谋略竞争的融合创新,使其在运用谋略竞争中提升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52.
我国正在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已加入WTO,形成了“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格局,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市场供求信息作出灵敏的反应,并提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但我国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已到了非彻底解决不可的地步。  相似文献   
53.
对我国企业集团规模、结构与效益关系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对中国企业发展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能否充分利用入世的机遇,关键取决于能否高效地配置资源,合理地调整企业结构以解决目前经济运行低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54.
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其生存与发展需要依靠培育核心竞争力。而投入不足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与国外企业比较,我国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少,原始创新和技术含量偏低,因而企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这些成就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指导下取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赋予了明显的基于国情的时代性、创新性、求是性、与时俱进性、开放性,并得到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检验;不断丰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挥出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6.
信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已被我国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所证明。我们要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就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的作用。信息是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其中还包括物质、能量)之一,是事物表现的一种普遍形式,是事物发出的情报、消息、数据、指令和信号中所内含的可以表征事物的东西。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信息,才能获取越来越多的准确的知识,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以至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因而,随着经济、  相似文献   
57.
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提高产业资源配置效率 ,需要研究我国产业资源配置转换问题。为了较清晰地反映我国产业资源配置转换的过程 ,我们可以把这一转换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并具体分析每个时期的状况及其利弊。  一、产业资源配置的初始阶段及其利弊分析建国初期 ,我国国民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整个国民经济基础极为薄弱 ,生产力水平过低 ,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严重失衡。从经济结构看 ,我国第一产业占有绝对优势 ,其他产业明显落后 ,可以说是一个经济十分落后的农业国。当时产业资源配置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如工业化程度极低…  相似文献   
58.
我国已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对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资金投入量、劳动投入量和技术进步等三大因素。由于工业增加值在GDP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因而对规模以上工业中主要经济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就十分必要。应对资本、劳动投入和科技进步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模型进行选择,进而对科技进步、资本、劳动投入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进行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今后的经济发展应保持适度的资本投入,但不应把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因为经济发展偏重于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来支撑是难以为继的。推动经济发展应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无论是财政还是企业都应加大对科技的投入,这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也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9.
发展企业集团提高规模效益迟树功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基本形成与趋向成熟,我国经济也正处于以追求物质的极大丰富为主要内容的增长阶段。这一时代是一个以规模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适应时代的这一要求,需要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