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邵明 《人大研究》2001,(2):87-90
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脱贫、向小康迈进为目标,以加快建设有色金属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中药材加工基地和甘肃东南部商贸中心为突破口,建设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特色显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新陇南。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保存时期亚洲Ⅰ型口蹄疫(AsiaⅠ)3株牛源强毒株回归牛体,经乳鼠传代、转适BHK-21传代细胞、用BEI灭活,制成双相油佐剂疫苗免疫豚鼠,对各个毒株的毒力、免疫原性、血清中和抗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广谱性以及各种制苗材料的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从中选出毒力强、免疫原性好和抗原谱较广的AsiaⅠ CF3株作制苗用种毒.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哲学家在把西方哲学中国化或把中国哲学现代化的理论实践中,逐步创造和形成了中国哲学自身的主体意识或独立性格。知识论是西方哲学的重要内容,金岳霖以其颇为独特的知识理论,为知识论的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质疑和批判了西方现代经典的知识理论,否认在感觉者与外物之间有任何认知中介物存在的必要性;还进一步表明思想或心灵对外物的概念化能力可以是直接的、内在的和客观的,不会受到外在的限制;并说明外物与心灵这两个异质的领域之间可以是双向开放、相互融合的,要想恰当地理解或解释自然事物,就不能对思想或心灵的认知能力加以无谓的限制或束缚。  相似文献   
14.
论民事诉讼证据裁判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民事诉讼遵行证据裁判原则,即当事人和法院应当运用经过证据调查后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来证明和认定案件事实.在证据裁判原则下,争讼案件的实体事实应当采用"严格证明",而非讼案件的实体事实和程序事实采用"自由证明"即可.不过,真实性已经得到确定或者不存在合理争议的事实、经验法则、交易习惯等,通常不适用证据裁判原则.法院违背证据裁判原则的,构成上诉或再审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16.
程序公正及其在法庭辩论中的具体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公正及其在法庭辩论中的具体运作肖伯符,邵明,许旭程序公正,是人类生生不息的追求,是人们求索的理想和现实之态。出于对程序公正的热爱和尊重,笔者试图以绵薄之力来探索程序公正的内涵。同时,本义还论及"当事人主义为主,职权主义为辅"的诉讼模试之公正性。并...  相似文献   
17.
民事争讼程序基本原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民事争讼程序中,解决民事私益案件和民事公益案件的程序原理或主义既有共同的,比如对审主义、当事人进行主义与职权进行主义、集中审理主义、直接言词审判主义和公开审判主义等;又有相异的,比如解决民事私益案件的适用处分主义和辩论主义,而解决民事公益案件的则采用职权干预主义和职权探知主义。这些基本原理相辅相成,一并构成了民事争讼程序基本原理体系和正当性原理。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主义法与利益分配正义邵明,赵守贵一、利益分配、正义和法"利益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认为对自己的幸福说是必要的东西。"①霍尔巴赫这句话道出了利益的真谛。利益,就是能够满足人类(利益主体)需要的客观对象。它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人类始终如一地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团的工作在恢复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团支部.但是,还有一些团支部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直接影响到团的工作的整体效应的发挥.根据抽样调查和测算,甘肃省农村团支部中瘫痪支部占农村团支部总数的4%,半瘫痪支部占15%,两项加起来达19%.这就是说,甘肃省农村团支部中有3500多个这两种类型的不合格团支部.在这些地方,团的工作处于停顿半停顿状态,团员不爱团,青年不想入团,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团员中无青年,青年中无团员"的怪现象,以至于有  相似文献   
20.
邵明 《法学家》2002,(5):20-27
一、法律视野中的民事纠纷 “纠纷”进入法律视野,人们极其重视其“可诉性”(Justiciability),即由诉讼或审判来解决的纠纷所须具备的条件或特性,亦即纠纷具有适于诉讼或审判解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