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9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五卅运动中的工人帮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卅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运动前夕帮会势力在上海工人群众中有哪些影响?运动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与工人帮会的关系如何?其中又有哪些历史经验?这些都是本文旨在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1947年10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联合各民主党派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基本政治纲领。然而在11月6日民主同盟被迫解散后,毛泽东致电斯大林提出,在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后除中共之外的所有政党都应离开政治舞台。1948年元旦中国共产党根据新的形势变化,承认民主同盟、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主建国会是民主党派。3月15日毛泽东给斯大林写信.提出了成立中国中央政府和吸收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参加政府的设想。4月20日斯大林复电毛泽东,认为反对国民党集团的中国各在野政党将长期存在,中共将不得不同它们合作。在此背景下中共提出了著名的“五一口号”,后来又以“五一口号”划线,对什么是民主党派作了明确规定。建国前夕,中共原计划只保留民革、民盟、民建三个民主党派。直到1950年3月中共召开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后,不仅保留了民革、民盟、民建.还保留了民进、中国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由此形成在中共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在解放前后对民主党派的政治定位,实际上是对国内外政治力量不断分化组合作出的判断和对策,对于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3.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保持党的纯洁性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直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保持其纯洁性。正是由于党始终把保持党的纯洁性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推动了党的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使党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不断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首先,保持党的纯洁性工作必须是常态化的,不可能一劳永逸。完善党员的退出机制,清除一些不合格的党员,确保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战斗力。其次,保持纯洁性要有一定的标准,任何过左的做法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再次,领导机关、主要负责人的纯洁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4.
1924年国共合作全面展开后,革命统一战线中的矛盾冲突不断显现,1925年1月召开的中共四大讨论并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势在必行。1922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民主的联合战线"的策略,解决了要不要统一战线的问题,1923年7月三大决议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解决了实行统一战线的具体方式或途径的问题。而四大首次向全党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在大会的一些文件中做了明确的阐释,从各个方面给予了具体的落实,从而较好破解了怎样搞革命统一战线的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45.
中国共产党对会党的政策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体上说这一政策开始于1936年7月15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哥老会宣言》,中间经过了发展和完善,直到1940年12月25日《中央关于哥老会清帮工作的初步指示》的发出才正式形成。回顾党在抗战时期对会党政策形成的过程,对于我们今天学习和运用党的统一战线的理论是很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46.
井冈山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呈现与丰富发展。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源自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依靠群众求胜利既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具体表现,也体现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艰苦奋斗攻难关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重要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中国道路、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等我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均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找到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