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郑维通 《创造》2003,(9):4-5
说到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任何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经史子集"。这一点没错。可再要言及孔子、孟子的东西如何在今天成为聚生财富的源泉,则相信能够找到路子的人并不是很多,甚至能够这样想的人都极为罕见。于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与当今世界文化产业规模中它本应当占有的席位,似乎总是有着很大的距离。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台湾的漫画家蔡志忠先生把诸子的文化思想精华用漫画形式表现出来,并出版了系列作品,在大陆各地成了最为热销的东西,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经典文化也是可以大赚其钱的!这也许是我们对于文化产业的一种源自市场表…  相似文献   
12.
历来就有提防“病从口入”的说法,对此,人们十分熟悉。这大致是劝戒人们注意饮食卫生,春天有虫子,夏天有苍蝇,人为口腹之享,可不要忘记了讲究食品卫生。从“病从口入”这话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人所要提防和对付的,无非是自然界里那些威胁和可能损害人类健康的因素。万物滋生的自然界,细菌呀病毒呀难免存在着众多人类的健康之敌,对此,你小心防范,只要注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文明与科学就足以应付了。可如果我在此地讲一句提防“祸从口入”,您的感觉会不会有些心惊肉跳呢?并非笔者故意危言耸听,打口而入的“祸”难道还少么?消费能力低微…  相似文献   
13.
郑维通 《创造》2002,(3):18-19
喜欢文学的朋友不会不晓得俄国大作家契可夫。契可夫曾留下过一篇叫做《变色龙》的脸灸人口的短篇小说,小说里那位变色龙似的人物奥楚蔑罗夫,其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本领,常常令人们感慨不已。这种感慨,并非仅仅因为契可夫的笔力如何入骨三分,而是无论中外,实际生活中这种典型性格可谓屡见不鲜,挥之不去,让人对此十分困惑。  相似文献   
14.
郑维通 《创造》2011,(12):54-55
一个重要概念,随着云南省党代会确立的指导思想的宣传与贯彻,正在成为云南理论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个焦点,就是“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郑维通 《创造》2008,(10):84-85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希望得到谁的喝彩、什么样的喝彩以及能够持续多长时间的喝彩,不但显出深层次的思想认识水平,更是对于领导干部责任意识的考验,也就是原则和是非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跑”吧!     
郑维  雅心 《法制博览》2008,(18):32-33
范美忠的外号已经广为人知,叫“范跑跑”。 大地震了,老师跑了,生死关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