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96篇
中国共产党   76篇
中国政治   90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二○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石家庄市社区治理在实现整体推进的同时,仍存在党建引领效用不突出、多元治理碎片化、社区服务高效供给不足的现实困境。探索石家庄市社区治理多元共治的实践路径,需要着力增强党建引领的能力,构建集体行动的基础,实现社区服务的高效供给。  相似文献   
93.
青年精神生活是由心理情感生活、道德信仰生活、文化审美生活等要素构成的一种满足和超越精神需要的存在方式.社会转型期青年精神生活遭遇了心理生活的自私化、文化生活的庸俗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道德信仰虚无化等现代性困境,分析其原因在于遭遇传统社会与现代发展的脱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失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道德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强烈反差.其现代性调适与超越路径要以调适青年心理生活为基础,以丰富青年文化生活为中介,以充实青年心灵生活为目标,从内外两个维度围绕教育、制度、利益等范畴,提升充实新时期青年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94.
徐凌楠 《法制博览》2013,(1):137-138
根据以前以及现在社会的一些民事诉讼案例分析,加上一些特殊案例的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对一些诉讼法规进行相应的调整,修改老的,提出新的,而对这些案例进行评判最好的标准和参考就是民事诉讼法典,这里就对民事诉讼法典体例结构的调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5.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引人注目社会思潮,它着重把握生态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强调生态问题不是自然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它把克服全球生态危机和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主张。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6.
2010年12月初.随着福泉市马场坪镇商业城道路改造工程的全面完工,“小人大出了大议案”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新闻。  相似文献   
97.
98.
2010年9月21日,“千期华章”——《杨浦时报》1000期庆典在复旦新闻学院举行。来自上海新闻出版局、上海新闻工作者协会、上海区县报高级专家顾问团、新华社上海分社新闻信息中心等机构团体的相关负责人、资深新闻从业人员,以及杨浦区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99.
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重大命题,本文通过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提出在宗教工作上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次,要坚持宗教工作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第三,要做好宗教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翟金德  王国聘 《世纪桥》2010,(23):155-156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党和国家针对整个社会系统提出的要求,城市公民作为基础和推动力,其生态素养直接影响到我国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施。本文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城市公民生态素养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培育城市公民生态素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