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老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以"命运共同体"理念审视与老挝关系历史与未来的结果。中老两国间不仅存在大量的共有历史记忆和宗教文化习俗,且经济相互依赖,安全合作领域广泛,具有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中老应兼顾两国利益诉求和主要关切,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共担责任,共同努力,通过共建中老经济、政治、以卫生健康和水资源为重点的安全、社会文化共同体,最终实现中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把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成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作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国,应当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构建和谐国际秩序的责任,即大国责任。但是,中国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大国责任、中国能够承担什么样的大国责任,只有中国自己最清楚,不容别人指手画脚。就中国在目前国际体系中的实力和地位而言,中国的大国责任应是与其自身实力相匹配的责任,亦即国内责任和国‘际责任中的区域责任。中国的国内责任,亦即构建和谐社会,把中国的事情办好,理应成为中国大国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大国责任的最终目标是履行国际责任,即构建和谐地区秩序与和谐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13.
"规模政治"是从经济学中借鉴过来的一个新概念,它是单个国际政治行为体在对外关系中由于自身和外在的作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理想化模式。"规模政治"与"规模经济"一样,都是通过数量的增加而使成本得到降低。全方位多边外交和合作型国际机制是使国际政治向更有利于"规模政治"方向发展的两大动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国际机制特别是其中的合作型机制使国际政治越来越向"规模政治"方向发展,并同之前以权力和冲突为特征的国际政治大不一样了,国际关系越来越讲究互利、双赢、和谐。  相似文献   
14.
对于人类来说,生产力发展是永恒的,而国家安全是历史的。国家安全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深刻地受到了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来看,生产力发展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尤其是维护无产阶级政权的根本。从生产力发展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落后就要挨打":既要准确界定"落后"国家的主体和内容,又要认识到国家整体"落后"就要挨打带有一定的必然性、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即毛泽东时代和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对生产力发展与国家安全关系的探索,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与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安全与权力、经济发展与民众福利以及集体认同是国家间合作关系的三大动因.中俄国家间合作关系的发展主要基于安全与权力、经济发展与民众福利,并不存在集体认同的因素.这样的合作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它比较容易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美国因素、中国自身的因素和俄罗斯自身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空间政治学认为,空间不是简单意味的几何学与传统地理学,而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的重构过程。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长期在欧洲,其实质是称霸世界,控制全球战略空间"。冷战"结束后,尤其是九一一事件以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其动因和目的之一,就是遏制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的快速发展、挤压这些国家的战略空间,对此中国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对国际政治格局的重组和中国的安全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与挑战。在受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影响的国家中,中国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17.
许正  钮菊生 《求索》2013,(8):170-173
随着中国实力的崛起,经济增长、能源需求、海上权益、海外利益等.所有这一切都使得地缘空间成为中国持续发展的制约,谋求中国和平发展所需要的地缘空间日益成为中国战略日程中的首要课题。面对此等情况复杂的战略棋局,中国如何通过战略规划实施外交突围.为维护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开辟空间,中国外交战略日益成为紧迫任务。中国同美欧日俄印等强权长期竞争合作的平台主要是亚欧大陆,中国处在“中间国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的位置,以东南亚大湄公河次区域及其他东南亚国家为地缘战略依托,将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合纵连横.成为一个在亚欧大陆乃至全球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交易平台。研究中国与东南亚大湄公河次区域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合作的地缘战略.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对制定中国对外战略和安全战略。对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际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中俄两国300多年的交往中,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内容涉及哲学、宗教、政治、经济、文学与艺术等.20世纪是中俄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虽然一段时期中学术交流几近停止.进入21世纪,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纵深发展,"中国年"、"俄罗斯年"、"俄语年"和"汉语年"的相继举办,以及近年来中俄社会科学论坛的连年举行,推动了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发展,中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9.
钮菊生 《唯实》2014,(12):91-94
大湄公河次区域亦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包括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和中国云南省,总面积约为260万平方公里,人口逾3亿。其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始于1992年,当时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倡议下,流域内的6个国家共同发起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机制,以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区域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0.
博弈论自被引入中国以来,30余年间,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显示出不同学者对博弈论的研究和运用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博弈论的理解和解读也并不相同。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可以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博弈论研究的发展轨迹。鉴于博弈论广泛的应用价值与重要的学术地位,展望未来,博弈论的研究前景广阔,研究领域将进一步拓展,理论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