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5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97牟9月5日至6日,省委党史研究室、咸宁地委、省社科联和湖北省中共党史学会在湖北秋收暴动的如G——咸宁,联合召开了纪念秋收起义利周年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主办单位的领导和从事湖北秋暴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党史专业工作者40余人,收到学术论文近30篇。会议就如何历史地、客观地、科学地评价湖北秋暴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湖北秋暴的经验教训,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也就是历史为现实服务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湖北的秋收暴动是中共中央规划的秋收暴动重点之一,在全国各地的武装暴动中占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出发,论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和作用。认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仅是二十世纪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而且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中共中央印发了由中央宣传部拟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旋纲要》,这是一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重大举措。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热烈拥护和欢迎。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  相似文献   
14.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党的基本路线──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陈乃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到多国的...  相似文献   
15.
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宣布在重庆办公。武汉是南京到重庆的中转站,决定迁都的第二天,各国驻华使节均移驻武汉。11月30日,国民政府所属各部、委也相继移驻武汉。一时间,国民党党、政、军、财、文等方面的重要人物,也都集中在武汉。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迁汉后,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也来到武汉,第三党、救国会的领导人也来到武汉,武汉成了事实上的战时首都。作为全国临时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的武汉,对全国各地的文化人颇有吸引力,大批文化机关、团体和文化人士从各地纷纷涌向武汉,成为武汉抗战初期文化运动的中坚。截至1937年底止,到汉的文化团体多达100—200个,各类文化人多达1000人以上。真可谓精英荟萃,群彦毕集,武汉成了全国新的文化中心。一、武汉抗日文化的勃兴各种文化团体和各类文化人汇集武汉,使武汉抗日文化勃然业盛起来,武汉抗日文化勃兴的起点,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  相似文献   
1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了中国第二次伟大的革命。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30年来,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经济,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必须继续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7.
一、群英荟萃江城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于是,武汉成为南京到重庆重要.决定迁都的第二天,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史学十分强调人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①中共党史的研究亦如此,人物研究是党史研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项研究工作要求每个从事此项工作的同志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试述海外华人在汉投资的特点及前景陈乃宣,谈方武汉,华中重镇,中国中部腹地第一大都会。面积8467平方公里,人口近700万,是中国特大城市之一。黄金水道横贯东西,京广复线绾毂南北,水陆交通十分发达,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自1992年5月国家批准武汉为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