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6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38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任何类型的诉讼中,审判机关的判决只有达到国家法律所要求的正确、公平,才能真正符合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因此它们都需要建立一定的诉讼程序和制度来发现和纠正对案件的错误判决.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为了保证诉讼中不发生冤、假、错案,以及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改正和平反,规定了上诉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以及死刑复核制度.在古代,统治者也懂得慎刑的意义,认为"刑者,刑也,刑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  相似文献   
32.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共有9条规定中有"司法机关"一词,其含义均包括了公安机关,这种把公安机关定性为司法机关的规定,不仅与国际通例相左,也不符合我国宪法规定的中国特色政治体制与司法机关的内涵。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在法治理念的指导下,国家机构中建立了独立的司法机关,同时也创建了从属于行政系统的警察力量。  相似文献   
33.
34.
2020年4月23日,我国法学泰斗、中国刑事诉讼法学奠基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原校长陈光中90寿诞。在此时间节点,本刊刊登陈光中教授自述的个人几十年人生与学术生涯的回顾性文章,为后人更为法学界朋友留下一份精神境界和法学思想的存照。  相似文献   
35.
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我国法律援助辩护制度范围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辩护服务也呈标准化趋势,但仍不能满足司法实践需要,且同国际通行的法律援助辩护制度存在一定距离。对此,应将法律援助辩护的范围扩大至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并适用于审前侦查、审查起诉两阶段。对于可能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为保障被告人在被拘禁期间最低限度的合法权利,至少由值班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鉴于死刑的严厉性与不可弥补性,死刑复核程序必须有律师辩护。为提高法律援助辩护率与质量,应考虑设立公设辩护人制度,健全法律援助辩护质量监督体系,并落实对法律援助事业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36.
要加强对刑讯逼供和其他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要健全有效防范、及时纠正冤假错案的机制;要实行庭审实质化改革,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缺席制度;要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要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人权和民主法治密不可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建设逐步推进,人权保障日益加强。2004年修改的《宪法》第33条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三中全会《决定》和四中全会《决定》均提出"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这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落实宪法人权保  相似文献   
37.
审判制度在刑事诉讼中处于中心地位。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审判程序的规定存在缺陷,亟待通过修法加以解决。应当扩大第一审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设置新型简易程序;改革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以提高证人出庭率;规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切实解决律师辩护“三难”问题,扩大法律援助适用范围,且修改《刑事诉讼法》第38条;切实解决二审开庭问题,完善上诉不加刑原则;对死刑复核程序进行适度诉讼化改革。  相似文献   
38.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有关刑事鉴定制度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确立了“鉴定意见”的称谓、建立了鉴定人作证的特定保护制度、完善了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取消了省级人民政府指定医院的鉴定权、创建了专家辅助人制度等。这些新发展在确保鉴定结果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保障鉴定人、当事人等的合法权益、促进刑事司法鉴定制度乃至证据法制的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未来还应在立法技术、司法鉴定启动模式、鉴定人出庭作证、强制鉴定以及司法鉴定期间等方面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39.
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紧迫性在当前日趋显现,而对刑事诉讼法前沿问题的探讨,也主要围绕刑事诉讼法修改问题展开。11月8日至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的第六届刑事法前沿暨刑事诉讼法修改问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司法实务部门以及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在此,本刊特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刊发,供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0.
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人权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原则,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权保障问题成为日益国际化的问题,当代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这一问题。1998年10月5日,我国政府继1997年10月27日签署加入《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之后,又签署加入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宣言、公约所确立的一系列刑事司法国际准则如何与国内立法和司法相协调,以及如何参考这些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