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街道办事处作为我国城市中国家政权建构的最基层单位,是城市中政府与社会的结合点。它以一级政府的派的机关的身份,与广大居民群众进行直接的接触、沟通和协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结构的变化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问题的增加,街道办事处的管理任务越来越重。目前,很多城市的街道办事处都出现了“名不符实”的状况,即街道办事处名义上不是一级政府,却在实际上承担着一级政府的职能。而各种职权和资金又不能到位,导致街道办事处负担过重、工作效率下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一些观点认为,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使街…  相似文献   
12.
哈耶克无疑是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哈耶克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他是一名经济学大师,更重要的在于其自由学说本身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批判色彩,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哈耶克对传统的诉求,并把自发性秩序作为理想的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13.
从放权到分权: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中国政企关系改革是循着政府自上而下放权的方式来进行的。本文首先从政府动力和能力两个角度探讨了放权的张力问题 ,继而对放权在中国政企关系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加以认识。本文认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的权力运作方式将逐渐从放权向分权转变 ,从而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政企关系改革前,政府实质上是一个“弱政府”,它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是低效的。中国政企关系改革是以政府放权为起点的,这也同时构成了培育“强政府”的生长点。但是由于放权本身的局限性,这一进程充满了曲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政企关系改革从放权范式向权利整合范式转变,从而为构建“强政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由于转型时期社区矛盾和民事纠纷的增加,社区调解对于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和秩序控制的作用日益变得重要。社区调解源于传统中国乡村自治基于法外情理的民事调解,在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中被赋予新的涵义,它可以被界定为一种法外治理,既强调法外的情与理的运作,又主张法、情、理三者的结合。与正式社会控制不同的是,作为非正式控制方式的社区调解,其社会功能不仅在于秩序控制,而且在于社区团结和社区自治。居委会作为群众自治组织,其在社区调解中的角色正面临挑战,但是社区调解的变化本身也是居委会重建其自治功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在单位制研究中,企业民主制度长期被忽略,实际上,在国有企业中,企业民主制度是单位制下所形成的庇护体制的重要因素。在国有企业中,权威结构并不是纯粹的,而是与企业民主制度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权威的循环"。这种权威不仅要借助民主来强化自身的合法性,也要通过民主动员的方式进行组织激励,达到组织目的,从而在国有企业这一基层社会组织中将发展生产和社会整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陈周旺 《新视野》2023,(4):38-45
中国政治学的教学改革与政治学研究的进展是同向同行的。政治学的教学不仅是一种专业知识的教育,同时也是政治观念的塑造,其本身也是一种政治行动。政治学的使命,是将政治价值知识化,通过政治学知识的传播来实现特定政治价值的教化。因此,对政治知识的重构是必不可少的。知识重构意味着祛除那些剥离了具体语境的概念化知识,去关注那些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更接近于政治本质的新知识体系。随着知识重构进程的深入,政治学的教学体系也必将面临一场深刻的知识化改革,使政治学在价值上和理论知识上的突破最终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