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50多名党员,发展到有6400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走过了80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历史时期,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写下了彪炳千秋的史册。同其他政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尽管成就巨大,威望崇高,但并没有僵化保守,而是始终充满活力,满怀信心地领导中国人民阔步迈向新世纪,笑迎时代新挑战,这在世界政党史上堪称一个奇迹。奥妙何在?经验是什么?江泽民同志曾精辟地指出:“总结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改革发展走过了很不平坦的道路。在这风云激荡的10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了一系列严峻挑战,取得了新的历史性重大发展成就。胡锦涛在7月23Et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面向未来,我们肩负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面对的形势将更加复杂、经历的挑战将更加严峻,要求我们应始终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陈家付 《党史纵横》2001,(10):10-12
遵义会议到会理会议这段时间,在红军统帅毛泽东与红一军团长林彪和红三军团长彭德怀之间有过一段纠葛.林彪的一个电报,曾导致毛泽东被罢官;他的一封要求毛泽东下台的信又导致毛泽东对彭德怀产生误会,使彭蒙受24年的不白之冤.这是红军长征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插曲.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效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是整个党的建设的一项核心工程。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许多层面,必须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全方位地从各个方面去着力。一、执政理念的转变创新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策。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需要我们从历史、时代、实践、发展的角度,不断深化对“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和理解,把握其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认识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党的全部历史经验,联系其他执政党的兴衰成败,指明了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从江泽民同志提出和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整个过程来看,他的一个基本视角就是反思历史。…  相似文献   
17.
陈家付 《前沿》2006,1(1):153-155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者始终追求的理想社会是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深层意蕴和现实目标就是要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关键在于把握和协调好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首要标志。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刻体现了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学习型社会,学习这一人类的基本活动被赋予了崭新的时代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适应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创新教育理念,努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一、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终身化的理念。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学习终身化,学习是终身的事,人生不再划分为学习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