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经验。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是当时中国的"抗日民主模范政府"。总结和借鉴党在这一时期处理党群关系的历史经验,对搞好当前的党群关系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2.
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创新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进入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都强烈呼唤着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创新。因此,从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和要求出发,探索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43.
陈文胜 《唯实》2010,(3):18-21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及其开放性、交互性特征,使应用这一手段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具有了可行性。在理念上,要实现由注重对党员的组织管理向注重为党员提供服务转变;在方法上,要突出对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在服务上,要以以人为本为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4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同时,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45.
陈文胜 《党史博采》2009,(11):26-28
熟悉毛泽东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的人都知道李鼎铭这个名字。文末对李鼎铭的注释是:陕北的开明士绅,曾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副主席。那么,这个简短的介绍后面又有着怎样的更多的人物故事呢?本文特将"爱国曲范"李鼎铭与毛泽东交往的一些故事搜集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6.
要加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以毛泽东、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历史结果,开拓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7.
如何加强“两新”组织中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当前党的建设的紧迫任务。近几年来,理论界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目前,对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的意义、方法、创新模式等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48.
新农村建设从何处破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胜 《湖湘论坛》2007,20(6):87-89
以乡村为视角,分析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观察国家的法律、政策的预期与乡村组织在农村执行的实际成本与现实效果,考察新时期农村社会的政治生态,把新农村建设放在社会主义政治市场的构建中,在面向未来的基础上解决当前的问题.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探索从关注生产到关注消费、从偏重于生产力发展到同时促进上层建筑完善等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的途径,也就是在构建公平优先的政治改革机制上探索建设新农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49.
陈文胜 《求索》2015,(2):193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成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2月本书立足于中国城乡一体化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纳入到"两型社会"建设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在深入把握国內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沿变化和时代要求的基础上,突出中国特色和"两型"主线,沿着"多重目标→实现途径→制度创新"的分析路径,着力于资源环境约束下转变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多重目标、內生动力、实现途径、支撑体系等问题研究,以湖南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和"农村信息化示范省"的实践为实证,以实现国家粮食安全、资源节约、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农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0.
陈文胜 《新湘评论》2023,(23):45-47
<正>“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表现在乡村文化方面,主要是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乡风文明建设不充分。为突出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安化县紧紧围绕时代要求充分挖掘特色文化内涵,正确处理乡村文化传承与提升的关系,积极探索以文化振兴推进全域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