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在国际话语场,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模式"存在误读与偏见,陷入"没有标准,怎么说都行"的怪圈之中。出现这一局面,除了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和形形色色的政治企图之外,不理解"中国模式"的特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中国模式"既有确定性的一面,也有开放性的一面,是二者的辩证统一。"中国模式"的确定性"中国模式"的确定性,是指"中国模式"具有确定的内容、性质和品格。"中国模式"有自身独特的内容,不是漂浮  相似文献   
42.
《前沿》最近发表了陈芬博士的文章《论实践视域中人的本质》。陈芬在文中提出:“具体实践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区别了人与人”。在这里,陈芬是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个体本质。我认为,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群体本质似乎更为合理。人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有机统一,人的类本质即“自由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只能区别人和动物;人的群体本质即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只能区别此群人和彼群人;人的个体本质即作为实践动因的“人的需要”才能区别人与人。  相似文献   
43.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人学思想史上发动了一场人学范式革命,彻底颠覆了理论人学的传统范式,开辟了实践人学的现代范式.正确的方法是通往真理的彼岸的桥梁,思维方法的转换是马克思人学范式革命的前提和关键.这场范式革命所体现的方法论原则主要有:"现成中思维"向"生成中思维"的跃迁,"思辨中思维"向"实践中思维"的提升."共相中思维"向"历史中思维"的转化,"单向中思维"向"总体中思维"的跨越,"超验中思维"向"经验中思维"的回归.  相似文献   
44.
坚持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继承为前提,以实践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创新为灵魂。  相似文献   
45.
“物质”是人之存在的“本体”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曙光 《湖湘论坛》2009,22(4):43-47
存在论承诺是马克思人学不可或缺的意义维度。但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人学的存在论思想,学术界众说纷纭。根据我的解读,马克思是将“人的感性生存活动”、“感性生活”确立为人之存在的存在论根据,马克思人学的存在论基础就是“感性生活本体论”。那么,“物质”何以不能成为人之存在的本体呢?从理论上说,人的“感性对象”≠“感性活动”;从现实来看,人的“直观形式”≠“人本身”;从本质上说,人的“存在”≠“物质”。因此,“物质”作为人之存在的“本体”不能成立,马克思人学本体论不能归结为物质本体论。  相似文献   
46.
陈曙光 《理论视野》2009,(12):54-5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各位专家、各位同仁:这次我和武汉大学石云霞教授合作的文章获得了一等奖。应主办方的要求做一个发言,我想首先还是要感谢主办方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感谢各位评审专家的厚爱,同时也要感谢与会的各位前辈、各位专家学者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47.
杨楹  陈曙光 《学习论坛》2004,20(4):23-25
建立当代行政思维是现实生活及其变迁的必然要求 ,也是当代行政合法性、有效性的观念保证 ,更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8.
<正>"话语"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之一。话语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壮大起来的,话语的每一次在场都确证着人的在场。中国这个"巨人",沿着"中国道路"阔步前行,然而与之相匹配的"中国话语"要么"语力"不足,要么干脆"无话可说",陷入"失语危机"。中  相似文献   
49.
陈曙光  李娟仙 《党建》2019,(2):35-36
正中国改革的成功,不能忽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不能忽略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和社会治理模式。相对于三权分立、多党竞选、轮流坐庄的西方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和治理模式具有鲜明的比较优势,也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密码。社会整合的能力中国能办大事,也办成了许多别国办不了的大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