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陈纯柱 《探索》2000,1(4):9-12
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无产阶级的一个奋斗目标。由于我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决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有制的实现必然要呈现不同的特征和层次性。对此,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的实现程度划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这样的3个层次。这样划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2.
在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过程中,乡镇企业面临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一是经济运行中决策的随意性;二是经营上的短期性;三是结构不合理性与低层次性:四县经营方式的粗放  相似文献   
23.
邓小平南巡讲话中,用精辟的语言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概括,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来看,寓于其中的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本质必然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层次性,对此,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和表现划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这样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24.
宪法政治即指依照宪法来规范政治或依照宪法来治理国家的政治,它立足于宪法对政治的合法性限制,强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范性,坚持政治行为的实施以宪法为体。宪法政治是人治走向法治的成果,它的科学内涵、本质和特征是什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政治体制的价值是什么?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5.
人类已逐步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正改变着人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而在信息与人类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关系中,信息与文化的关系可以说至为密切,以至于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之于人类,信息即文化,人类文化发展的形式和途径只有通过人们对信息占有、整理、交流与传授的不同方式才能得以表现。在人类的文化发展史上,每一种有利信息交流、传播与转换工具的发明与使用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化及其形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26.
陈纯柱 《探索》2001,(4):24-27
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全党的指导思想,具有"活的灵魂".根据邓小平理论的内涵和作用,我们可以把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完整地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生产力标准和"两手抓"战略方针.它体现了革命性、务实性和时代性这样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方法论的完整统一.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的形成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务件和思想来源,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一"活的灵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陈纯柱 《河北法学》2005,23(8):41-45
村民自治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重大突破,它是中国民主发展的“希望工程”,而村庄法人理念的确立,更是中国宪政制度发展的重大创新。阐述村民自治的发展与村庄法人理念导入的必然性;剖析村庄法人的概念、特征和架构模型;提出村庄法人理念的确立对中国宪政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8.
20世纪70年代开始,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对管理型政府带来了“信任危机”,在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建立服务型政府成了新的发展趋势。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理论界提出了多种选择。在此,笔者就法律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谈一点管见。 第一,培育和树立法治观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首要前提。任何行为都是人的观念指导下的产物,行政改革也是在一定行政观念的支配下进行  相似文献   
29.
政治发展道路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由于这条道路同中国国情、党的主张、社会主义和民主宪政都具有共生价值,因而它是一条中国政治文明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30.
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新形势下,怎样增强决策的科学化呢?这是我们在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就必须把增强决策的科学化问题提高到哲学思维的高度来把握,即必须深入探讨哲学思维中主客体相统一的原则与增强决策科学化的内在联系。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主客体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以前的哲学也讲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但是由于离开实践去研究人的认识,因而对于二者究竟怎样统一却没有能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指出了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主体的认识活动是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