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完善政绩考核机制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完善政绩考核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谣言与群体性事件如影随形,贯穿于群体性事件的全过程,对群体性事件爆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湖北石首“6.17”事件中网络谣言肆虐凸显了当地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薄弱与不足,包括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意识淡薄、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和网络舆论引导方法、手段落后等.加强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实现网络谣言的有效治理,必须增强领导干部的网络媒介素养,提高网络谣言防范意识、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坚持“疏堵结合”,转变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方式和坚持舆论引导主体多元化,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矛盾复杂、风险加大,社会管理的任务非常繁重,传统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管理体制暴露出许多问题,社会管理职能社会化、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伴随着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趋势,寻求政府、市场和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均衡点,建立社会管理主体间的社会协同机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要研究这一问题,就必须通过构建社会管理的社会协同机制模型来认识社会协同机制的真实面目,探究社会管理的社会协同运作原理以及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陶国根 《桂海论丛》2008,24(6):59-61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追求公共利益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当前,市场机制介入医疗卫生领域,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及卫生事业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已经遭受挑战。为此,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应是政府的基本责任。这不仅意味着政府应有效履行传统的责任和职能,而且还意味着政府应创建和完善有利于公共利益维护与增进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陶国根 《桂海论丛》2014,(3):104-107
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现象的共存表明,仅靠市场,仅靠政府,亦或是仅靠非政府组织都是不够的,协同治理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由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多元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使得生态文明协同治理格局的形成遭遇了重重困境。从利益协调的观念途径、经济途径和制度途径共同入手,建立健全各方利益相协调的机制,实现多元参与主体利益和谐共生,成为当前化解生态文明协同治理困境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行政管理支出是保障各级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必需的社会成本,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科学合理安排对于建立一个有效率的政府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持续上升,已经构成了政府改革的最大阻碍。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深化政府改革,削减行政管理支出,对于我国廉价政府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房价是当前我国楼市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从公共管理视角看,政府性因素与房价的失控有着密切关系,如"土地财政"、GDP崇拜、政绩至上、权力腐败和监管缺位等.因此,楼市调控除了采取相应的经济手段外,还必须施行稳妥有效的公共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乡村财政困难,乡村债务迅速蔓延,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新形势下化解乡村债务,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完善体制机制,为化解乡村债务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为化解乡村债务提供殷实的经济基础;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为化解乡村债务提供健全的组织系统。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在继承发展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基础上,反思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而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明确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把握其当代价值,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类已进入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时代,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真正建成生态文明国家,其内生动力源于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等多种行为主体成熟积极的生态自觉意识。为此,培养和发展各行为主体的生态自觉意识,构建起持续有效的生态自觉意识生成机制,必将从根本上对建设中国特设的生态文明事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