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隋斌斌 《党政论坛》2009,(23):45-47
从民主实践的视角,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政治民主从理想逐步走向现实的三十年。从宏观角度分析,中国政治民主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但是同时,宏观的分析不可避免地消隐了某些偶然的变量、具体的情况和细节,不能够充分反映现实。因此对于经济发展之于中国政治民主这一问题的分析,微观层面的事实是有着重要参考意义的。纵观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民主实践,地方政府民主创新是促进中国民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股重要推力。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时代,政府治理将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控制、统合过程,而是一个上下互动沟通,规制、协商、合作等多种治理手段综合运用的均衡治理过程。新形势下的政府治理,不仅需要"硬实力",也需要"软实力",更需要能够将"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相平衡的"巧实力"。一、巧实力:政府均衡治理的客观要求巧实力,这一概念来自于国际政治和外交领域,最早由美国  相似文献   
13.
代表多数公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议机关是一国政治民主发展的重要条件。从理论的角度,一个真正实行代议制民主的国家,其代议机关必须真正地由民所选、由民所授权、为民说话。代议机关在一国政体中的地位以及在实质政治运行中的效用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政治民主发展水平。也可以这么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大监督不力的原因恰恰出在。我们人大监督激励的体系并没有真正地成为一个稳定的统一的系统。一个良好的监督制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其他元素为它提供一个完备的激励系统。这种激励系统和代议机关监督制度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它为代议机关监督政府提供必要的动力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好的治理——善治应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并能够进一步巩㈤和促进信任关系的发展。这其中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占据核心位置。而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公信力的损耗已经成为凼扰政府发展的紧迫问题。甚至有学者认为,在目前态势下,放任政府信任危机的发展,很有可能导致政治危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论改革开放以来民主集中制的发展——党内民主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内民主和民主集中制尽管分属不同的概念范畴,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现实的政治实践中,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文章以党内民主为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集中制和党内民主关系逐步融合的过程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梳理.文章从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概括和分析了二者关系科学建构的历程和具体动因,并归纳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民主集中制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和公民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持续动态、有序发展的缓冲区机制是政党治理有效进行的关键依托.本文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例,对缓冲区机制与政党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党治理缓冲区机制背后的支持因素进行系统剖析,并结合我国实践,就执政党改进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比印度早了整整14年。印度的改革主要集中于经济层面的调整和改良。中国的改革采用了经济优先的策略。中印两国有着各自的发展优势,也面临着各自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