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书法在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主要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参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客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对汉字点、画结体的整体性,线条结构的和谐、互补性有重大影响;而中国文化的统一性、创新性已渗透于书法的章法、形式与内容、书体线条的演化等层面。从主体上讲,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书者才有可能完成由纯粹的写字匠,向写字既美且又熟知书艺理论的学识渊博的书法家转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略论我国传统社会的慈善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传统社会的慈善文化源远流长,大致经过了4个演进发展阶段。即先秦秦汉时期的滥觞期,魏晋南北朝佛教慈善文化的融入期,隋唐宋元的成熟期,明清向现代意义上慈善文化过渡的转型期。慈善文化思想基础的复杂化,慈善主体的官本化,慈善活动参与者身份的多样化,是我国传统社会慈善文化的3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明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汉族封建统治政权,在官吏管理制度构建领域多有建树.就实践层面上看,明朝初期朱元璋大刀阔斧地执行了加强对官吏管理的各种措施,诸如制峻法、惩贪官、定官制、奖康吏等,不仅确保了明朝前期100多年的政治比较清明,社会比较安定,而且对明初阶级矛盾的缓和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就理论层面上说,晚明三大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尤其是王夫之,从多个方面,对官吏的管理,诸如设相、置谏、养康、慎用人、惩上官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而丰富了其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4.
靳力 《求索》2012,(4):69-71
经济发展与政治参与的关系是政治参与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亨廷顿和纳尔逊"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阶段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往往是政治精英获取权力和达到其他目标的手段。随着经济发展,这些国家的政治参与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在不同的阶段政治精英会选择不同的政治参与模式。但不管哪种参与模式,都会出现难以避免的目标冲突,使其陷入困境。蒲岛郁夫以战后日本为例,对亨廷顿和纳尔逊的观点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超越"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阶段论"的不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睾丸外伤虽在故意伤害案件中不少见 ,但其特殊的敏感性 ,往往出现暴力较轻 ,体表损伤不明显而结果却比较严重的情况。在诊断、鉴定及案件的处理方面应予注意。  1 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 3 0例为近年办案所见。其中年龄最大的 57岁 ,最小的 5岁 ;开放性损伤 1 0例占3 3 % ,闭  相似文献   
16.
靳力  段秀卿 《奋斗》2004,(5):51-52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诞生,以宪法的方式确立了我国基本的宪政制度,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1954年宪法的一些基本内容和重要原则,为后来宪法和宪政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我们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未来5年乃至15年的发展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通过近段时间学习研读,我深入领会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核心要义与丰富内涵,对开启“十四五”期间平安经济社会发展新征程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现结合自己所学所思所悟和平安实际,谈点儿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宗法宗族制度对妇女婚姻生活的消极作用比较大,主要在婚前剥夺女子受教育权利;婚约的缔结主要从宗族利益考虑;婚后生活受到夫权、族权的严格控制;强迫妇女守节等方面有所表现.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提倡男婚女嫁轻钱财,重人品;反对索取重聘厚奁,嫌贫易富,操办奢靡,讲求排场等陋俗;严禁溺杀女婴.  相似文献   
19.
当前,打架斗殴治安案件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在处理过程中也出现了某些弄虚作假行为。本文通过一例冒名验伤的法医学检验,对冒名验伤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案例报告1995年11月6日,一名头缠绷带自称王某的男青年持某单位验伤介绍信前来验伤,称被同事用口杯底打击头部。但经检验,其右顶部为6厘米长条状头皮裂伤(已缝合),与口杯底部打击损伤特征不吻合,笔者遂去医院核实,结果证实前来验伤者与介绍信上所称的王某不是同一人,而是王某同病房的刘某。只因王某,男,29岁,某厂职工,一天前与同事发生争执,被同事用口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