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要 ]农户家庭经营制度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成为经营主体的自营经济比重的上升及农户自身财产的积累会走向新的合作 ,体现了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公有制本质 ;在坚持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 ,农户按合约上缴国家税收和集体提留后 ,剩余全归自己所有 ,把经济效益与生产经营的最终结果作为分配的依据 ,真正体现了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本质规定。因此 ,农户经营方式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展进程,越来越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固执地回避与盲目地追随都是非理性的,有责任感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冷静地思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刘雪莲博士的新著<经济全球化的政治影响>(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版)就是这方面的探索之作.  相似文献   
13.
韩喜平  刘岩 《求索》2022,(2):21-27
自由主义是西方近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思想基础,自由主义的基本观念是西方主流的理论前提和价值原则。自由主义正是通过在理论前提和价值原则层面的基础地位对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生成、发展和对外扩张持续施以强大影响力。自由主义在过去几百年里为西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通过这样的先发优势也影响了世界上的其他后发国家。由此自由主义似乎成了“先进”甚至成了“标准”。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自由主义固有的问题已成为阻碍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观念障碍。其个体性和竞争性的隐蔽前提需要通过新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来消弭,以破解当今世界难题,推动世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立场、研究目标。一是要明确研究对象,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机结合的整体性视域研究生产方式;二是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用好唯物辩证法及其实证分析、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三是要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立场,从顶层设计以及生产、...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化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按生态规律运行的人类生存方式。作为一个整体研究范畴,生态文化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通过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的追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文化观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合理继承与超越,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的坚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无论马克思主义还是西方经济学都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功能,从个人的角度讲,意识形态具有提升经济主体活力,约束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等作用;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具有协调利益,节约交易成本等功能;从国家的角度讲,具有维护主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运行机制等功能.中国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充分证明,当我们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并以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时,就能够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建设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为纠正资本主义偏差而产生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继承、调和了古典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产权理论,认为劳动者一般应该获得利润共享、政治民主、经济管理民主等权利。在实践中,承认和落实劳动产权有利于解决劳资矛盾,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深入研究市场社会主义劳动产权理论,对于我国充分落实劳动者权利,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理顺企业内部分配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命题,其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个体”。人类解放是“现实的个体”与“真实的集体”,“现实的个体”与“抽象的公民”的统一。人类解放是现实个体的公私两重性消解之后,走向蕴含共和逻辑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公”的逻辑起点是“大我”,“私”的逻辑起点是“小我”,共和逻辑的起点是超越“大我”与“小我”的“我们”。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形成了关于现代化目标、价值、理念、方式和路径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方案,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吸收和借鉴了人类现代化经验和文明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20.
韩喜平 《理论学刊》2003,1(4):83-85
本文认为农民有个体经济和互助合作两种积极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我国农业经营制度选择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走向都说明把农民两种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