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民主、公平、和谐——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公平、和谐是我们的旗帜和口号,它们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追求,也应该是中国人民对人类世界未来发展的贡献。我们必须有比欧美资本主义更广阔的全球视野、更博大的文化胸襟、更深沉的人类终极关怀,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2.
我们过去在世界各处销售的标有Made in China的产品大多还是一些低端产品,我们应该逐渐走向高端产品,但最高端的产品就是文化,是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强化我们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必须改革和创新文化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3.
查尔斯·泰勒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的原因,北美向来是自由主义的大本营。最初,传统自由主义是作为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因此它以捍卫个人“不可剥夺的”自由权利为己任,反对政府或其它权威机构干涉私生活,主张自由贸易和自由竟争。然而,资本主义竞争的逻辑却导致了垄断。垄断资本不仅剥夺了劳动人民自由权利的经济基础,而且也不断削弱着中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权利。鉴于此,自由主义改变了自己的形态,抛弃了政府不干预经济活动的主张,反而提出国家应对社会成员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整和限制,以免出现垄断。这种新自由主义,一方面坚持个人有权追求自…  相似文献   
5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一种法律秩序,而且需要对国家权力进行必要的制约。行政救济作为保障行政相对人权益、解决社会纠纷的重要途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是达到"补偿性正义"的最终途径。  相似文献   
55.
针对大学生打工是否受劳动法保护这一问题,通过对打工大学生的"劳动者"身份的法理分析,以及对大学生打工行为性质的法理辨析,认为在校大学生因为身份特殊,不属于狭义的劳动者,不受劳动法的调整和保护。打工大学生与雇主之间形成的是雇佣关系,应适用民法的调整和保护,并进而提出规范大学生自主打工行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6.
一般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历史学家是最敌视哲学的。这首先是因为,传统哲学追求的是永恒不变的具有普遍性的东西,热衷于构建终极真理,历史学则钟情于变动不居的过程和独特的事件,寻求再现已经消失了的过去。这种学科差异导致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相互鄙视,哲学家认为历史学家玩味偶然和缺乏价值的东西,历史学家则认为哲学家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其次,哲字家为了构建那个虚无飘渺的终极真理,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符号置换,因此追求不变的哲学家喜欢提出自己新的观念,以致把哲学变成了语言游戏。现在,哲学不仅不被看作是获取科学真理的途径,反而…  相似文献   
57.
针对大学生打工是否受劳动法保护这一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用工中的相关称谓的辨析,以及对相关法律规定的澄清,指出在校大学生有资格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打工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应当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并且提出进一步规范大学生自主打工行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8.
韩震 《新视野》2007,(1):60-62
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良好的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诚信社会,为了形成诚信文化,社会应该对不诚实行为进行惩罚,而且这种惩罚应该有一种制度性的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政府的诚信是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59.
论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震 《理论月刊》2007,1(1):5-9
建设和谐社会,仅有经济发展还不够,必须有一种可以凝聚人民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一定的民族国家内部力量整合的必需的要素:民族精神不仅须臾不可缺少,而且其内在的性质也影响着一个民族现实的发展进程。民族精神首先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然而,历史是发展的,民族精神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仅具有历史继承性,而且具备时代性的民族精神,才能成为动员整个民族的积极的推动和凝聚力量。新民族精神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和特征,这种民族精神应该是理性自觉的、开放的、积极进取和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60.
发挥学科优势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震 《新视野》2005,(2):58-59
现在我们重提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问题,并不是说,现在的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状况不如别的时期。实际上,许多问题是多年积累的结果。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回应挑战,解决问题,必须有各方面、多角度的综合努力。除了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内容、方法和途径之外,我们还应该全面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