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65篇
中国共产党   88篇
中国政治   126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内生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中,当属这一历史进程的文明范畴,是民族复兴的文明表达。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特殊历史性质,决定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走自己的路”,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铸就独特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特质与其所具有的“民族性”“文明性”“历史性”相互支撑,展现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意蕴。从“文明蒙尘”的历史处境,到“文明再造”的现代化探索,再到实现“文明复兴”,中华民族对于现代文明的探索,与其复兴之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原则高度上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标志,构成了伟大复兴最深层的历史意涵。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牵引的文明形态变革进程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历史意义将更为充分地显现。在新的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积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22.
刘雪莲  唐新宇 《探索与争鸣》2023,(3):92-101+178-179
全球治理失灵的窘境正进一步凸显,一方面,全球层次治理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社会对于区域关注度的提升以及区域治理的长足发展,区域治理在功能和结构上体现其全球治理价值,全球治理出现了区域转向的态势。全球治理的区域转向来源于全球治理与区域治理互动性的增强,由于二者间存在治理客体、目标与机制的通联性,全球治理与区域治理的良性互动得以展开并深入发展。区域转向的核心目标是寻求实现全球治理有效性的区域路径。需要注意的是,全球治理的区域转向不意味着完全走向区域治理,全球治理与区域治理存在着本体差异性与内在矛盾性,二者不能完全重合与互相取代。在区域转向的过程中,全球治理与区域治理的矛盾性也会加剧全球治理的危机,因此需要把握全球治理区域转向的程度与限度,注重这一过程中的法度,保障这一进程不脱离全球治理的目标与方向。  相似文献   
423.
当前青年就业地域选择、就业观念及就业形势呈现新特征,空间流动呈现出向西部分散、向基层回流、向中小微企业靠拢等趋势,城市发展、职业期望、故土情怀都是影响青年居留意愿的重要因素。针对青年流动的空间分布变化及其居留意愿,可以从强化政策引导、完善社会保障、加大创业扶持等方面入手,为青年施展才干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