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7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又是能够认识和运用规律的。那么,人是怎样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呢?《人怎样认识和运用规律》一文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研究中的最大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问题。由于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使得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描绘、阶段划分以及任务确定等等都缺乏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3.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研究中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问题没有得以确立。由于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使得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描绘、阶段划分以及任务确定等等都缺乏科学的根据。 目前的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是这样理解的,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这种理解是以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为前提的。然而,恰恰在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中,找不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指导改革的方法论原则涉及改革的战略选择,中国的改革以怎样的方法论指导,对于改革的成败得失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里发表的顾乃忠同志的《抓住主要矛盾 深入推进改革》是一篇就中国改革的方法论问题同乌杰同志商榷的文章.乌杰问志关于改革方法论的谈话发表于1993年11月24日《光明日报》.两篇文章对中国改革的万法论问题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见解.本刊在发表顾乃忠同志文章的同时全文转载乌杰同志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被访谈录,以供读者比较和思考.我们相信,关于改革方法论的讨论,对于当今中国的改革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历史的发展究竟是单线的还是双线的或者多线的,这是史学界、哲学界乃至整个理论界长期以来争而未决的问题。本文拟从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入手,以经济决定论为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一般认为,现实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统一的,笔者实难苟同。谓予不信,请看在几个最基本问题上双方各自的观点.一、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和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提是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这种革命只有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国中  相似文献   
17.
目前哲学很不景气。某哲学刊物在十多年前的鼎盛时期,发行量曾高达8万份,这几年已落到万份左右。某党校的哲学教研室,十多年前曾拥有二十多个教研人员,这几年调走的调走,改行的改行,现在只剩下一个零头,而且就连这几个人教学工作量也严重不足。至于全国那些大大小小的报刊加在一起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发表的有关哲学的或用哲学观点分析实际问题的文章更是连篇累牍,但是读者看的极少,特别是得到读者首肯、受到读者欢迎的更是凤毛麟角,以致于这些报刊都日益在读者中失去市场。因此,在当下的中国,哲学不景气已是不争的事实。 是不是哲学的本性或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命运就该如此?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应该反映时代的要求,代表人民的呼声,因此,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是应该受到人民欢迎的。哲学发展史也表明:哲学革命往往是政  相似文献   
18.
东方文化的形态学透视—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之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文化形态学的方法对东方文化中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作了透视.文章认为,东方文化中的社会结构没有分化,说明东方文化中社会结构的发展程度尚处于农业文化阶段;东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仍以情感主义、群体主义、道义至上为主导,说明东方文化中价值观念的发展程度也处于农业文化的发展阶段.文章并对东方文化中重政治轻经济、重实践轻理性等传统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因此,马克思非常重视对人以及人作为主体的生成和发展的研究。我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以后,理论界也开始重视对人的生成和发展问题的研究,有关市场经济与人的生成、发展关系的著述日见其多。但是,纵观我国理论界在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不难发现,论者  相似文献   
20.
一九四○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有余。本来抗战以来全国欣欣向荣,人民以为有了出路,但由于英美等帝国主义“远东慕尼黑”政策的操纵和日本侵略者新的侵华政策的引诱,国民党顽固派的妥协空气和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上,“中国向何处去”复又成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分析当时的形势,制订正确的革命纲领,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呢?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唯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