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拼搏进取     
高占祥 《共产党人》2006,(14):22-22
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李大钊拼搏进取,是积极、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拼搏进取,是通向胜利之路的桥梁,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可以使人生闪耀出绚丽的光辉。然而,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的征程,却是漫长曲折,艰险重重的。拼搏进取的精神,  相似文献   
22.
宽以待人     
高占祥 《共产党人》2005,(17):17-17
宽以待人是道德修养达到较高水平的一种体现,因而被誉为中华民族待人处事的一种美德。  相似文献   
23.
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为本刊撰文提出,文艺事业也须靠“拳头作品”开创新局面,树立丰碑。他从什么是“拳头作品”,“拳头作品”与时代的关系以及怎样抓“拳头作品”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4.
辨察知人     
高占祥 《今日浙江》2009,(15):61-61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正因为如此,古人讲:“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这句古训说出了识人、用人的要义。人海茫茫,世事变幻,要真正了解一个人真是不易。  相似文献   
25.
见贤思齐     
高占祥 《共产党人》2005,(23):20-20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中国历史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主导,儒家哲学追求的是道德完善,是怎样致力做人。“见贤思齐”,便是古人强调的一种修身方法。  相似文献   
26.
清廉自守     
清廉自守,就是清白廉洁,自觉守节。提起清廉自守,人们往往会想到包公、海瑞。确实,包公、海瑞在古代官吏中是清廉自守的典范,几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赞颂。不过,翻阀史籍,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中华民族克己奉公传统道德的影响,清白廉清、自觉守节的官吏和贤达志士,历代都有,不绝于书。  相似文献   
27.
戒奢节俭     
大约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贵俭的思想。《周易》的《节卦六十》把当时人们对于节俭的态度分为三种:最好的是“甘节”,即甘于节俭,乐于节俭,把节俭当作“甘之如饴”的乐事;其次是“安节”,即虽然不能“甘节”,但能安于节俭,不追求豪华奢侈;最坏的是“苦节”,即不能“甘节”、“安节”,而把节俭当作一种苦事。这三种态度,必然产生三种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8.
严以律己     
高占祥 《共产党人》2005,(16):26-26
“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这是清代张湖在《幽梦影》中的一句名言。他用“秋风”、“春风”的比喻,告诫人们要严己宽人。严以律己,就是严格约束自己,自觉克制自己。这是加强自我修养、攀登道德制高点的阶梯。  相似文献   
29.
礼貌待人     
高占祥 《共产党人》2006,(22):25-25
礼貌待人,是指与人交际时所持有的诚恳和气、谈吐文明、举止谦恭的待人态度。它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是一个人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0.
虚怀若谷     
高占祥 《共产党人》2005,(18):26-26
虚怀若谷,是形容一个人谦虚的胸怀像山谷那样深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