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97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83篇
综合类   43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一、政党的分类 政党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每种分类方法又可划分出不同的政党类型。 (一)按阶级基础分类: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政治集团,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所以探明政党的阶级根源和阶级基础是划分政党类型的首要标准。在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两大类,此外也还有地主阶级政党和小资产阶级政党。一个阶级往往不只组成一个政党,尤其是资产阶级因属于不同阶层、产业(如工业、农业、金融业、商业)  相似文献   
82.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深刻认识和吸取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而又悄然亡党亡国的政党,首推苏联共产党。在苏共解散、苏联解体10年之后,认真探讨产生这一变化的深刻原因,深入总结并记取这一沉重教训,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1994年3月,我与几位博士生共同研讨新科技革命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面临的新任务这个专题。之后不久,参加研讨的向文华约我再就《新科技革命对两种制度的影响和挑战》这个主题进行访谈,整理成文稿并发表于《社会主义研究》当年第5期上。1996年,向文华又推陈出新,一方面自己撰写有关科技革命与社会制度嬗变的论文,另一方面又指导他带的研究生完成了这个主题的多篇论文。现在已汇编成《科技革命与两种社会制度的嬗变》一书,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值得读者关注的三大问题通读这部书稿,发现近几年来向文华等同志在这一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4.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它自1899年开始传入我国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899-1919年的片段传播,1919-1949年的全面传播,1949-1978年的广泛传播,只有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阶段,科学社会主义才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和学科.各级党校和高等院校普启遍开设科社课程,还招收研究生,建立有科社的研究机构和学会,出版相当数量的专著、教材和工具书,研讨众多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为资政育人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5.
《共产党宣言》是千年不朽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名著,《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运用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辩证法的方法,分析整个世界的发展,分析人类历史的发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时还分析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也可以说《共产党宣言》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科学历史观、科学现状观和科学未来观。当今资本主义是社会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要共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顺应历史潮流,推进世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6.
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第一部民主共和的宪法,自此至今百年来,我国的民主立宪历经坎坷曲折的前进之路,民主宪政建设处于艰难推进与跌宕起伏的进程。对于我国的百年民主宪政史,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考察:即民国时期的五次立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次立宪,社会主义时期的四次立宪。我们需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宪政建设能不断发展、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87.
清末立宪经历7年,其性质是专制改良,不是民主革命。清末立宪失败有经济发展、政治传统、文化变迁、派别较量、族群关系、人物作用6个层次的原因。清末立宪失败对清廷维新派、清廷顽固派、立宪派和革命派这四个政治派别各有不同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88.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是科学三大发现惊人,技术三大发明震世,资本主义三大矛盾凸显,工人运动三大浪潮叠起,思想理论三大成果凝聚;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亲密战友参加三种社会实践,实现三个根本转变,批判三个思想来源,进行三场理论斗争,构建科学三大组成部分。当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要有新认识、新理解和新表述。  相似文献   
89.
欧洲与中国历史上都有两种启蒙运动,即自由主义的启蒙与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这两种启蒙在欧洲历史上是先后衔接的,在我国历史上自“五四”运动以来则是并列发展的。在我国,这两种启蒙的发展都历经曲折的过程。当今,我们要重新启蒙,重新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同时还必须以宽广的胸怀和深邃的眼光,吸收古今中外各种文明的精华,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新启蒙。  相似文献   
90.
《理论视野》今年第3期发表的赵家祥教授写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未来社会名称的历史演变》一文,对这两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著作中使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个名称的来龙去脉,作了很好的说明。这样有利于人们正确地理解经典著作,有助于消除理论界有些同仁以往对经典著作的误解。但是,拜读全文之后,我感到文中还有疏漏和说明不准确、欠深透之处,故不揣冒昧再写拙文补正。不当之处,敬请赵教授和诸位专家、读者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