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82篇
中国共产党   114篇
中国政治   109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逐步推进,在我国大力倡导民主、公平、公正的今天,司法程序和监督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司法工作者和法学研究者的关注.如何协调好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决定着我国司法制度的完善及社会民主与公正的实现程度.本文从媒体监督的发展进路入手,分析了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存在的互动与冲突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提出协调与解决其中矛盾的有益方法.  相似文献   
42.
高阳 《法制与社会》2010,(4):257-257
"大礼议"是明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本文从议礼本身出发以法学方法分析"统嗣合一""统嗣分开"等理论。  相似文献   
43.
44.
传媒是公众行使言论自由权的重要途径,公安刑事执法工作对传媒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传媒舆论监督也能够促进公安机关公正执法,但传媒监督一旦超越一定限度,就会引发冲突。传媒与公安刑事执法二者的冲突并非不可调和.双方可共同建构良性的互动机制。为此,公安机关应提高对传媒监督的认识,制定和完善刑事执法信息公开制度。传媒应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尊重公安司法工作的特性和规律。  相似文献   
45.
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发布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和《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标志着中国在成长为互联网大国的同时,其网络空间秩序观也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网络空间秩序观更加清晰,强调坚持网络主权是网络空间秩序建构的基础;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是网络空间秩序建构的原则;多边、民主、透明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是网络空间秩序建构的途径;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网络空间秩序的最终目标。中国建构中的网络空间秩序观,既是其以负责任大国的身份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体现,也是中国为网络空间新秩序的形成和变革所做出的贡献,是中国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46.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小区选择安装涉水产品之一的水质处理器来净化水质。由于目前涉水产品市场秩序不规范,相当多的涉水产品没有市场准入手续,造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局面。本文通过对一起销售无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涉水产品案的分析研究,谈谈在违法事实和证据认定上的观点。  相似文献   
47.
48.
高阳 《思想战线》2011,(Z2):74-75
自然垄断行业的经营者已逐步意识到品牌的巨大价值,并开始推行品牌驱动战略。但是,与快速消费品行业相比,自然垄断行业品牌在价值产生机理、效应发挥模式、创建及维护路径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差异,需要遵循独特的策略。基于艾克的"五星"模型分析,能够厘清并定义自然垄断行业品牌建设的核心问题和基本应对策略,为自然垄断行业企业进行有效的品牌建设提供策略依据及指导。  相似文献   
49.
信用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马克思的信用思想不仅揭示了信用的经济性与伦理性并存的内涵,而且分析了信用的产生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二重性。深入研究马克思信用思想,对我国信用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0.
中国画既是创意又可表现,承载了民族文化内涵,心象笔墨的表现及审美揭示了中国画的成因,其对中国画的图式价值、语言特征有重要作用。心象笔墨在中国画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中国画笔墨心象在实践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