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世虎 《党史文苑》2011,(12):36-38
毛泽东早期意识形态理论与其世界观的转变密切相关。在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毛泽东注重精神的作用,提出了观念造成文明的观点。在由唯心主义走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过程中,毛泽东强调哲学的社会作用,揭露和批判了各种社会问题。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毛泽东强调主义的旗帜功能,主张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赵建梅  黄世虎 《唯实》2001,1(6):14-18
人的本质是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有机统一.人的类本质是劳动,它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体现了人的本质的普遍性;人的群体本质是社会关系,它将社会中的不同群体区别开来,体现了人的本质的一般性;人的个体本质是由社会物质条件所决定的每个人的个性,它将人与他人区别开来,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特殊性.人的类本质决定人的群体本质,人的群体本质决定人的个体本质.  相似文献   
13.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邓小平从实践层面对意识形态功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更为深层的解读。邓小平不仅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澄清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内容,为经济发展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发挥了意识形态的思想导向功能,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治保证和经济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14.
黄世虎 《唯实》2007,1(11):30-32
政治家通常是指那些在政治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才能,掌握国家和政党的领导权,并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的政治人物。而一个人能否成为政治家取决多种主客观条件和现实政治中具体的选择机制。此外,政治家具有什么样的精神特质,不仅影响其自身的政治行为,而且也会影响到民主政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实施的意义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个重要目标.自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许多重大会议上都明确提出要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分析 ,认为要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 ,必须坚持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并从动态的角度 ,探讨了作为过程性的社会主义本质在其初级阶段的现实表现 ,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相应的国家经济宏观调控 ,重视在鼓励先富过程中的社会公平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
黄世虎 《理论月刊》2012,(7):125-127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它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经济体制市场化、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传播网络化、思想观念多元化等诸多挑战。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全球化的高度,以宽阔的视野、全新的思维方式,审视这些挑战,积极探索巩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我国政治沟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世虎 《唯实》2004,31(7):37-40
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 ,政治沟通在增强政治体系合法性、激发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以及保证政策有效运行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 ,从我国的政治沟通的现状来看 ,我国在政治沟通的主体、通道、信息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 ,要高效地发挥政治沟通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当务之急应在政治沟通形式的创新、政治沟通通道的拓宽以及政治沟通制度的完善等方面采取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和探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来说,传播主体、传播对象和传播过程是影响意识形态传播效果的基本因素.为此,从传播过程角度看,提高意识形态传播主体的素质,客观分析意识形态传播对象思想实际,有效控制意识形态传播过程,是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质上就是在现实的实践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作为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功能属性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这种内在关系通常本质地体现为它的主体性和客体性这两个基本特征上。具体说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体性表现为价值关系的多维性、价值意义的变动性、价值主体的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性表现为价值主体需要产生的物质性、价值客体功能属性的客观性、价值中介作用方式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