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单位犯罪作为一项崭新的法律制度在1997年已经被全面地载入我国刑法当中,虽然关于单位犯罪的制度已经在我国确立下来,但是关于单位犯罪的自首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仍存在着很大争议。文章通过单位自首的实质条件以及形式条件这两方面对如何认定单位自首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能够对单位自首的刑事立法以及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2.
大数据时代犯罪作案方式更加智能化,高科技犯罪危害结果更具破坏性,大数据技术手段在侦查工作模式中的运用已经成了时代的要求,侦查模式转变路径可以从加快培植大数据理念、规范侦查活动模式、夯实大数据侦查技术人才基础、突破侦查工作固有的思维模式、发扬传统侦查思维的优势和强化大数据侦查技术手段的运用等着手,有效实现大数据技术在侦查工作中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33.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实现被拆迁居民有效的城市融入,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该文利用生态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就城镇化背景下的被拆迁居民城市融入问题展开论述,参照对比分析模型,将社会生态系统理想状态与未央区被拆迁居民城市融入现状进行比较,梳理出其城市融入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最终提出生态系统视角下的未央区被拆迁居民有效城市融入的对策。文章为制度化解决西安市未央区被拆迁居民的有效城市融入提供建设性方案,对全面深化改革等课题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34.
面对今年初,南方部分地区遭受的冰雪灾害,呼和浩特铁路局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紧急派出4组列车、300余名铁路职工和100名公安干警,在第一时间赶赴抗灾救灾主战场,支援南方春运.这些铁路职工和公安干警以不畏艰险、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甘于奉献的勇气和精神.  相似文献   
35.
省属企业领导人才作为稀缺的人力资源对于省属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强化省属企业领导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研究对于促进省属企业领导队伍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安徽省属企业领导人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以期理清省属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构建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出系统的对策。  相似文献   
36.
1937年7月,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后,众多院校纷纷内迁办学。各校师生在抗战后方恶劣的条件下坚持教学和科研,维系了中国学术的薪火相传。本文结合抗战时期社会物资短缺的背景,以西南联大教师生计为分析中心,力图展现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教师的一般经济生活景象,进而阐释其原因。  相似文献   
37.
马克思主义认为 ,任何科学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科学。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形成真正科学的理论。而学习党史对深化理论学习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从历史上看 ,在延安整风时期 ,中国共产党创造了研究现实问题和研究历史上的路线问题相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总结经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肃清了王明教条主义在党内的影响 ,实现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 ,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 ,为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  相似文献   
38.
正整洁,这是进入百色市平果县四塘镇印山村那床屯后的第一印象。干净的村道笔直向前,逐渐展开一幅美丽画卷:漂亮的小楼掩映其中,次第漾出一陌世外桃源;房前屋后,各式果蔬长势正旺;田间地头,红花绿树掩映成趣。那床屯共61户235人,村民自古便很注重家风、孝道文化,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家训,良好的社会风气使村里人才辈出,培  相似文献   
39.
为了证成大学章程具有法律效力,学界提出了三种理论:契约说、自治法说和公法说,但它们都存在缺陷。以民间法视角观之,大学章程应是一种特殊的民间规范。从司法角度理解,作为民间规范的大学章程应是一种法律渊源,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司法机制被纳入正式秩序。然而这并不能使大学章程获得法律地位和必然的适用性,唯有通过立法程序使大学章程上升为法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章程的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40.
武暾 《法制与社会》2014,(12):236-237
疑罪从无是国际公约确认和保护的一项重要原则,体现了基本的保障人权理念和司法观念。该原则的实施在我国尚处于初步阶段,所以存在部分阻碍,造成疑罪难从无现象的普遍存在。通过对疑罪从无原则难以实施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原因提出完善的意见,使疑罪从无原则能够在刑事诉讼中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