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35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黄禹康 《传承》2012,(17):32-33
"赶考"是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需要,是党员严守党的纪律的需要,是弘扬民族精神与彰显时代精神统一的需要,是坚持崇高理想与坚持埋头苦干统一的需要,是肩负历史重任与破解现实难题统一的需要,是认清形势接受新考验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教育引导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怀着"赶考"的心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相似文献   
142.
黄禹康 《世纪桥》2013,(10):22-24,38
从中央档案馆近年解密的部分档案中获悉:揭开了中共中央警卫团8341部队代号,同时记述了许多毛泽东与8341部队战士的深深情谊,留下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  相似文献   
143.
30多年前,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在中华大地顿时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高潮,全国当时有1700多万“知青”到农村插队锻炼。今天的老“知青”,一定还记得福建省有个小学教师慨然向伟大领袖毛主席写了  相似文献   
144.
题记:开国大将黄克诚,1902年出生在湘粤两省交界处的湖南省永兴县偏僻山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将军一生艰难曲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他身经百战,屡涉险境,但都奇迹般躲过危难。下面记叙的是将军在枪林弹雨中先后10次遇险经历。  相似文献   
145.
从外交部最近解密的部分档案中获悉,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曾两次出访苏联,就新中国成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与斯大林及苏共中央领导人进行了多次会谈和商讨,不但会谈取得了很大成功,而且为中苏两党两国建立了兄弟般的友谊。  相似文献   
146.
黄禹康 《党史纵览》2011,(12):20-23
在湖南省湘潭市老龄委干部活动中心,77岁的《湘潭日报》退休老记者戴鼎,说起50年前他陪同彭德怀回乡调研的经历,心情仍十分激动,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那艰难困苦的岁月……  相似文献   
147.
<正>"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这是沈从文在《边城》一书中的开篇语,文中提到的"小溪"就是清水江,它将茶峒和对岸的重庆洪安镇、贵州松桃县分隔开来,蜿蜒曲折的江面勾勒出湘、川、黔三省的地界,山环水绕中,这座驿路古镇正静谧地体验世事变迁。  相似文献   
148.
开国大将黄克诚,1902年出生在湘粤两省交界处的湖南省永兴县偏僻山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翻开有关史册,记载着黄克诚大将艰难曲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曾在白色恐怖的地下斗争和战火硝烟的枪林弹雨中,叱咤风云,出生入死,义无反顾,也曾在革命阵营内部一再蒙冤,数次落难,几番死生。但他向来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安之若素,处之泰然,大节不夺,堪称一代楷模。他一生虽然身经百战,屡涉险境,却都奇迹般躲过危难。这里记叙的是他一生南征北战,在枪林弹雨中先后10次大难不死的惊险经历。  相似文献   
149.
春秋战国时期的魏文侯"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在列国当中可以说是个明君.  相似文献   
150.
黄禹康 《传承》2008,(5):24-27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过3次重要会议;很多影响甚至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事件都在这里发生。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外名人下榻过的别墅,对游人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而中共高层领导人曾住过的别墅,留下的诸多故事更加令人寻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