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入世后我国引进外资的前景如何?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然而进入2001年,由于美国新经济热潮降温,世界经济增速减缓,以及“9·11”美国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跨国公司的经营环境日趋严峻和再融资能力下降,不得不调整其全球投资战略。从总体上看,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呈收缩态势,但与此同时,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市场却受到跨国公司的广泛重视,这主要得益于中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经济 ,知识的创造者与知识的载体———人将取代企业所拥有的其他资本 (如土地、原材料、房屋、机器等 )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谁拥有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在这种发展趋势中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并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一 宽带薪酬的实质 :绩效比岗位更重要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 ,企业的管理者开始意识到人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源。吸引人才、利用人才、开发人才 ,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富 ,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们就对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年内加入WTO已成定局的态势下,各大媒体竞相对WTO进行了连篇累牍的介绍,一时关于WTO的文章如汗牛充栋。但是,极少有人将入世与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相联系。加入WTO并非单纯的市场开放和贸易问题,而是一种全方位接触与碰撞,将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担负着建设现代化中国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它使政府官员、理论界人士、企业家都感到亦喜亦忧,对其发展趋势和影响莫衷一是.这种现象,从市场表现上人们将之称为“买方市场的形成”,从供需关系上,人们称之为“过剩经济”,从其产生和持续的时间周期分析,它将可能伴随我们进人21世纪和新的千年时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可靠保证。为什么创新在今天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其根源是和我们今天已经越来越置身于知识经济时代分不开的。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有赖于素质教育,有赖于教育跟上时代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和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就业领域存在众多问题和难题,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借鉴国外解决就业问题的实践经验,改革我国的就业体制,是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历经13年漫长曲折的谈判和努力,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终于就中国加入WTO正式签署双边协议,为中国成为WTO成员国打开了胜利之门。在中国加入WTO指日可待之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加人WTO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正视机遇和挑战,未雨绸缪。第一,外贸体制改革存差距。WTO的运行基础是市场经济,它对于各国经济和贸易制度中有违反自由市场机制的因素,都加以排除或严格限制。加入WTO意味着承诺遵守国际规则,使我国经济体制尤其是外经贸体制与多边贸易体制相接轨和相协调。目前,我国贸易体制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要求尚  相似文献   
9.
论制约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乡规民约、人际关系。思想观念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 非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不仅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结构和发展规律提供了一种理论武器,而且直接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该文主要从理论基础、研究预设、知识完整性三个方面论述唯物史观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