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1篇
  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48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3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2篇
法律   1366篇
中国共产党   60篇
中国政治   163篇
政治理论   124篇
综合类   34篇
  2022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7篇
  1961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正> 为了理解什么是行政法,有必要分析一下行政法所调整的对象。一般地讲,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代表人物都把行政法理解为调整行政机关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例如,行政法学者克·斯·罗赛杰尔专门研究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确定行政法是公法的一个部门,它和行政机关有关系(和管理行为有关系),另一位学者尔·雷杰尔特在他的行政法著作中写道,"无论美国行政法,还是西德行政法,在广义上讲,都是调整除立法和司法以外的一切国家活动的法律"。  相似文献   
952.
<正> 马克思关于国家、法和人的相互关系的唯物主义观点的形成马克思在研究关于社会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原理时,十分重视国家、法和人的相互关系问题。他从现实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人们的生活活动和行为的特点来探讨达个问题。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强调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来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像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他指出了物质生  相似文献   
953.
<正> 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提出并在法律规范中固定下来的。对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在实现经济政策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列宁曾强调指出,经济政策必须"以法律形式最牢固地确定下来,以免发生任何偏向。"法律调整能使经济关系具有稳定性、持久性,能在经济中建立起严格的秩序。  相似文献   
954.
955.
956.
Gidwitz B 《今日世界》1983,39(6):224-230
Current population trends in the USSR are reviewed,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data available from the 1981 census. Topics considered include regional demographic variations, ethnic fertility differentials, the effects of deteriorating health care, and the continuation of Islamic cultural influences.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current demographic trend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57.
958.
959.
960.
Crossbow injuries are rarely reported events in modern times. Two cases of death due to self-inflicted crossbow injuries to the head are reported in 2 men aged 18 and 27 years, respectively. Despite relatively low velocity and concussive force, the sharpness and propulsion force of crossbow bolts may be sufficient to enable penetration of the skull at short range. Due to the relatively low concussive force of the crossbow bolt, however, death may not be instantaneous but may occur from intraparenchymal cerebral damage sometime thereafter. Detailed neuropathologic evaluation of such cases may therefore demonstrate "red cell" hypoxic injury, as well as axonal injury, not limited to the region of the missile tract, but widely distributed, even to the point of extensive brain stem involvement. These changes may result from primary mechanical deformation at the time of injury, from secondary hypoxic damage, or from a combination of both factor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brains for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to delineate more clearly the pattern of axonal damage may assist in determining the extent of injury in such c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