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6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283篇
中国共产党   86篇
中国政治   245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2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01.
TASER® weapons are conducted energy weapons (CEWs) that are frequently used by police departments around the world. CEWs can be deployed in two methods: drive stun application and probe deployment.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damages caused by TASER devices on fabrics and whether types of fabric material and TASER models could contribute to different damage features. Three types of white fabric were used, including 100% cotton, 100% polyester, and 65:35 polyester-cotton blend. Three models: TASER X26P, TASER X2, and TASER 7 were shot onto each type of fabric, with five repetitions each. Each damaged area on the fabric caused by a probe is a sample (n = 90) and was examined with a Keyence digital microscope. Images were captured by the Keyence microscope and measurements were recorded, including damage dimensions, fabric condition, evidence of burning, and extra findings. The presence of fused yarn ends was foun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cross the fabric types, and no damage features were found that may assist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ASER models. Other damage features including damage dimensions, discoloration, and fiber deformation were not found to be showing apparent differences 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made by this research 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 due to the small sample size.  相似文献   
802.
论哲学化的法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理学名称经历了从部门哲学、法哲学、法律哲学、法理学到哲学的法理学的演变过程;法理学学术问题有描述性问题、规范性问题和哲学问题三种基本类型;研究法的哲学问题的法理学实际上就是法的世界观的学问,具有人的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特征;在当今时代研究法理学哲学问题的最好途径和最好方法是对历史中的法理学进行理解和解释。  相似文献   
803.
论死缓制度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缓制度在我国当前形式下具有不可或缺性。但现行死缓制度还存在如下缺陷:死缓的适用条件本身过于模糊;以死缓执行期间的故意犯罪作为死刑立即执行的条件不合理;对于死缓执行期间有无一般立功表现同等对待不合理;对于死缓犯在死缓执行期间既有故意犯罪又有重大立功表现未作规定;关于死缓变更为死刑立即执行的时间未明确规定;对于死缓犯的减刑、假释问题,发现漏罪的情况如何处理也未作规定。为此,提出如下立法完善建议:明确规定死缓适用的实质条件——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的范围;将死缓改判死刑立即执行的条件——故意犯罪作出严格限制;针对有无一般立功表现进行区别对待;对既有故意犯罪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情形作出合理规定;明确界定死缓变更执行死刑的时间;将死缓犯的减刑、假释纳入刑法规定当中;立法明确规定死缓执行期间发现漏罪情形的处理。  相似文献   
804.
MicroRNA(miRNA或mi R)是一类21~25nt大小的高度保守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近年来,在临床研究中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mi RNA不断得以证实,但其在法医学鉴定方面的研究尚未有报道。本文就mi RNA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在心源性猝死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05.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曹筱阳 《当代亚太》2006,26(3):23-30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强化了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与合作,表现出谋求在东南亚更多的“准入”和使用设施权、在强化双边军事合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多边军事演习与合作、美日澳三国安全合作与东南亚合作相结合建立环太平洋安全网络、更加关注海上安全等新的特点。美国在东南亚的新军事态势对地区和中国安全环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06.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是指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提出的若干个可行性方案进行比较并作出最优选择的过程。思维方式和决策方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决策的得失成败。因此,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及其发展,进行科学决策,就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807.
论如何构建我国行政诉讼和解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法》明文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实践中的高撤诉率却从另一种意义上规避了这一法律规定。要更好地解决这种矛盾冲突,就需要在法律上设计一种行政诉讼和解制度去弥补无依据的实践。从传统法律文化成因、传统理论的质疑、调解与和解的比较等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解决行政诉讼和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而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诉讼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808.
佘祥林冤案的刑事诉讼制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祥林冤案的发生说明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存在缺陷。我国刑事诉讼中公检法三机关互相配合的制度设计违背了诉讼的本来含义,作为“裁判方”的人民法院与作为控方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应是互相配合的关系。刑讯逼供是导致冤案的重要根源,遏制刑讯逼供应对症下药:一是规定沉默权制度;二是将案件证明标准由“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改为“排除合理怀疑”;三是加强社会治理,健全客观证据生成机制。此外,刑事诉讼法应明确程序法律责任,以促使公检法机关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809.
不良交际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际交往: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交往,人类社会的任何个体,无论其性别、年龄和个性特点等多么不同,都需要与人交往。人们通过交往,既可以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和知识,又相互交换其活动及其活动成果,还可以对其交往对象的行为、思想等产生一定的认识和看法;人们通过交往,既可以使自己在物质方面和自尊、成就等精  相似文献   
810.
The proverb ‘women hold up half the sky’ was created by the Maoist government 64 years ago in order to show that women in ‘New China’ have equal power and rights to their male peers. I selected three photographs for my FLaK zine and called them ‘unwanted girls’, ‘battered wives’ and ‘inglorious women’. To examine the relevance of the proverb in Modern China, I will discuss three women-related problems behind these photographs and analyse their cultural and legal causes. By doing so, I aim to achieve two purposes—first, to help the reader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s of women in the region where one-fifth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lives, and second, to argue that seemingly gender neutral law and policy can produce new and greater restrictions on women’s freed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