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6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保护还是开发"作为中国申遗实践的热点问题,其实质是中国当代文化中产业与精英两个文化阶层借助官方观念错位而展开的话语竞争。关注遗产持有群体的文化觉醒,标志着"后申遗"时代的到来。遗产公共性是觉醒的遗产持有者,以遗产为公共性实现的符号媒介,借助遗产媒介实现公共参与与群体沟通。在当下申遗实践中,遗产公共性已在"遗产话语"、"遗产表演"、"遗产资源"与"遗产行政"四个维度发生。遗产公共性的社会建构应落脚在遗产的"文化再生产"之上。  相似文献   
32.
为获取猪源NF-k 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及其抗体,根据GenBank中猪源RANKL的序列设计引物,将合成的RANKL基因克隆至pMAL-C4x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后测序分析,将阳性克隆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后通过IPTG诱导表达。优化表达条件,确定是包涵体表达,蛋白大小为78.1 ku。使用纯化的RANKL为抗原免疫兔制备多克隆抗体。构建重组质粒pCMV-RANKL,表达目的蛋白并使其与多克隆血清反应。经ELISA、Western-blot和IFA鉴定,证实抗RANKL多克隆抗体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为后续黏膜免疫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34.
民俗作为约定俗成的社会认同,其意义在于缔结了一种社会关系。"地方"认同作为中国民俗实现从文化"生态"向"价值"升华的契机,在于其内含的"整体"性体认;"整体"性体认所产生的"能栖居"的地方认同,正是使"约定俗成"的民俗活动从偶然性关系升华成为必然性的价值保障。以此角度来观照中国民俗传统的发展,便可从中国民俗学研究传统中的"村落中心论"获得反思的角度,发现城乡关系于民俗传统传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大学生在主观上较为认同群体行为的正当性,但在行为倾向方面依然较为理性和保守.大学生对周围环境(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的满意度为一般,对周围环境的不满意度与群体行为倾向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政府和学校要改善环境,建立大学生表达政治观点和情绪的渠道与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避免事态扩大甚至恶化.  相似文献   
36.
实践中,债权人通过邮寄的方式,向债务人或者担保人进行邮寄送达催收,并依法给予公证的做法是比较常见的。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对该公证邮寄送达催收通知的法律效力作出较为明确的规定,因此,笔者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及其司法解释、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两种比较常见的学术观点,适用民事诉讼证据中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对公证邮寄送达催收通知能否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问题进行相应论述。  相似文献   
37.
破坏监管秩序,是罪犯在监狱及其他监管场所服刑期间时有发生的行为,破坏监管秩序,情节严重则构成犯罪。我国《刑法》第315条规定了破坏监管秩序罪的构成及其刑事责任。破坏监管秩序罪,是指被依法关押在监管场所服刑的罪犯,殴打监管人员,组织其他被监管人破坏监管秩序,聚众闹事,扰乱正常的监管秩序,殴打、体罚或指使其他人殴打、体罚其他被监管人,情节严重的行为。破坏监管秩序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38.
国外惩治和预防腐败有教育化、透明化、社会化、全面化等四项原则,反腐败主体多元性和专门机构相结合、预防腐败和惩治腐败相结合、体制内反腐败和外界监督相结合、公众参与反腐与精英表率作用相结合。国外惩治和预防腐败给我们的启示是,整合我国反腐监督机构,建立位高权重、有序高效的监督机构体系;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标本兼治,注重预防,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对腐败行为予以严重处罚;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39.
耿光明  吴镝飞 《河北法学》2005,23(5):143-146
行刑法治的价值结构重心在于保障罪犯人权而非维护行刑秩序,不同法律渊源组成的开放、动态和稳定的行刑法律体系是行刑法治工程的根基和保障,廓清和剖析行刑法治的途径为行刑法治的深层次推进创造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0.
美国的性骚扰概念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由于女权主义高涨和民权意识觉醒,美国女权主义法学家受<民权法案>启发,从性别歧视角度提出了"性骚扰"的概念.后经平等就业委员会的确认和联邦法院的一系列司法判例,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较为完善的反性骚扰法律体系.但随着社会条件的变迁,性骚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过诸多司法判例,在适用领域、受雇者范围、性别与性倾向、间接受害人、理性人、理性女性等方面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