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2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2篇
法律   613篇
中国共产党   240篇
中国政治   388篇
政治理论   115篇
综合类   6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正> 近二十年来,"法律文化"这一概念已为众多美国学者所使用。它似乎是从政治学家那里借来的,后者自1956年以来就一直使用"政治文化"一  相似文献   
362.
How can the enforcement of policies in the past influence a society's future adoption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In this paper, we tackle this question by exploring how past e-governance policies influence citizens' willingness to use the health QR code, which is a COVID-19 tracing app widely used in China's pandemic control. Past policies regarding smart-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involve two asp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infrastructure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specific technologies.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a nationwide dataset in China suggests that past policies exhibit persuasive effects and influence citizens' acceptance of the health QR code. Specifically, e-governance applications in cities significantly enhance citizens' acceptance through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ir usefulness.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ance infrastructure per se does not have the same impact on citizens' acceptance. By connecting citizens' acceptance of new technology with past e-governance policies, the study illustrates a nuanced policy feedback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past policies can substantially reshape public opinion by policy outcomes.  相似文献   
363.
郭昉凌 《岭南学刊》2005,3(4):41-44
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后四次视察了广东。四次视察,展示了他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关键时刻驾驭大势,统领全局的高超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4.
本文以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历史发展为基础,围绕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一命题阐述了自己的若干意见,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根据地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历史形态,属于无产阶级专政范畴。建国后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但是从中共中央的解释看,人民民主专政又是一个具有相当大政治弹性的命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统一战线性,在巩固人民专政的同时,更应加强人民民主的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365.
郭献功 《学习论坛》2010,26(1):25-27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本着坚持党的领导、实现村民自治和严格依法办事相统一的原则,探索建立了村级组织治理制度,形成了规范运作的村级民主自治新机制,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农村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推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66.
畜牧业的发展对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进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为推进福建省莆田市畜牧业快速发展.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对该市的畜牧业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促进莆田市畜牧业向高效优质协调方向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67.
克罗茨纳赫时期的历史、政治和社会经济制度比较研究,对马克思国家现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这一时期的研究,马克思对黑格尔理性国家现产生怀疑,并萌生了经济结构决定政治设施,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阶级对立起源于经济事实的唯物主义观点,为全面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理性国家观和确立历史唯物主义国家现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克罗茨纳赫时期的研究是马克思思想转变和唯物史现创立过程中承上启下的环节.  相似文献   
368.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出发,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实际,分析了当前世界范围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69.
一贫困和收入分配态势逆转 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拉美经济负增长的影响,2009年拉美的贫困率6年来首次出现反弹.根据拉美经委会的最新报告,2009年拉美的贫困率将比2008年增加1.1%,赤贫率增加0.8%.  相似文献   
37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之一的匈牙利被纳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此后至1947年秋,与多数东欧国家相类似,匈牙利经历了对"人民民主"的短暂尝试。把人民民主制度作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国家形态,在当时是符合包括匈牙利在内的东欧各国历史与现实的一种正确选择。然而,随着冷战在欧洲大陆拉开帷幕,匈牙利的"人民民主"道路被迫中断,转而向以苏联为样板的社会主义模式全速迈进。伴随着以高度集权、高度集中为特征的苏联模式在匈牙利的全面植入,匈牙利原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一切为其后匈牙利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埋下了深重的伏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