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49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6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THE Eastern Qing Tombs in Hebei's Zunhua City are the nal resting place of five emperors,their respective entourages and three young princes  相似文献   
12.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always set great store by ru- dimentary education.Centuries ago,boys of the age of five or six began their schooling with classes in ethics intended to guide them along the path to mor- ally upstanding citizenship.  相似文献   
13.
QU Yuan (340-278 B.C.) was born in the State of Chu, in what is present-day Zigui County, Hubei Province. He lived during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of political chaos shortly before Emperor Qin Shihuang unified China. Qu Yuan's academic excellence earned him a place in the court of King Huai Before long his eloquence and state administrative skills brought him a promotion to the position of zuotu- deputy prime minister, a position he used to carry out much needed reforms to the State of Chu's domestic and foreign affairs.  相似文献   
14.
在“一国两制”的世界格局中,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成绩令世人瞩目。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一定的发挥。在探讨社会主义根本优越性问题时,邓小平将思考的重点放在社会主义怎样发展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性上。并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角度来阐明社会主义优越性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公用事业价格议定是近代市政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否充分参与其中,是衡量市民权是否充分伸张的指标之一。1935至1936年反对电话加价运动中,在沪日侨通过用户代表请愿、工部局日籍董事力争、纳税人提案和日籍电话专家介入调查等方式,对租界市政决策形成了一定的舆论压力和行政阻力,影响了电话价格厘定。公共租界相关议政和决策机制的存在,使日侨民意表达渠道保持了相对畅通,近代日本在上海全面干预的总方针也无疑促成了日侨在租界电话价格议定过程中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法律 (如唐代律令 )对契约的规制或指导 ,在总体上是 :部分的民间事务靠习俗调整 ,部分的则由法律调整。国家承认“私契”的地位 ,并承认它的规则。有关借贷契约的法律和契约实践表明 ,契约内容和契约活动是在法律规制下进行的。国家通过受理 (官为理 )、不受理 (官不为理 ) ,表达契约自由的限度 ;并有质物处理、保人责任等程序性的和实体权利义务的设定 ;律令规定往往是相衔接的。但在实践中 ,契约内容对法律又有遵守与抵触两种情形同时存在。在契约的履行方式、利息限制、质物交付与处理、保人代偿等问题上 ,这种冲突都比较明显。契约中还有“抵赦”条款 ,专门应对国家对私人债负的赦免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颅脑损伤患者智能和记忆损害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伤者的智能和记忆损害及相关因素。方法 统计分析成都市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间因交通事故造成颅脑损伤的652例伤者的心理测验、脑电图及脑影像学资料。结果研究组平均智商为77.85±15.97,27.9%的伤者智商低于70;51.9%的记忆商低于51。智力损害与文化程度、左颞叶损伤、≥3个脑叶损伤以及脑电图异常明显相关;记忆损害与文化程度、损伤和鉴定检查的间隔时间、脑于损伤、左颞叶损伤、脑电图异常明显相关。结论交通事故造成颅脑损伤的伤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和记忆损害,且与左颞叶损伤、脑电图异常、文化程度、脑干损伤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将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语义模糊当中,一个非典型成员与典型成员之间的距离越近,它的隶属度就越高;距离越远,隶属度就越低,人们对其成员地位的认识就越模糊,也越容易产生分歧,进而导致语义模糊,这为英语教学提供了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9.
霍益辉 《学理论》2010,(18):72-74
哲学有所建树,哲学研究存在着弊端,人民期待哲学的复兴。人们应当把哲学当作的一种实践活动、精神生活和社会现象来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路径与方法是:悬搁、介入和重构。  相似文献   
20.
敦煌吐鲁番借贷契约中的"公私债负停征,此物不在停限"、"后有恩赦,不在免限"等抵赦条款,是民间社会对抗国家赦免私债的契约表现.始于北魏时期的国家对私债的赦免,针对的是"偿利过本,翻改券契"等民间高利贷行为;唐、五代及南宋、元初赦令,延续了这个传统.这一赦免初衷,也波及到无息借贷,致使抵赦条款也出现在无息借贷契约中,反映了民间防御意识的加强.契约中的抵赦条款的反复出现与国家免除民间债负赦令的频繁发布,反映了民间高利贷与国家控制的长时间博弈.明清时,国家不再以赦令形式免除私债,契约中的抵赦条款也随即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