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97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88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6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浅议现代物流的建设与港口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物流的概念及本质。  相似文献   
22.
孔祥林 《桂海论丛》2002,18(2):91-93
在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 ,应当把法律文化的建设放在与制度变革同等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中国法律文化缺乏法治因素的原因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依法治国进程的负面影响 ;并对如何建设顺应建设法治国家目标的法律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客观要素本身不创造财富和价值 ,但它们能促进价值的创造 ,对财富和价值的创造有贡献。在以往社会参与收益分配的依据不是其贡献 ,而是其所有制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客观要素参与分配除了依据其所有制关系之外 ,还要依据其贡献 ,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相似文献   
24.
进城农民工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出现的两难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向上流动的动力,也不利于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对社会稳定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了解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困难,分析其原因并采取切实措施,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制定有利于全社会发展的教育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冷战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俄印三国实力的发展,中俄印三国已形成了三角关系。中俄印三角关系是影响中国周边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论从中俄印三角关系内部来看,还是从外部因素对中俄印三角关系产生的影响来看,中国都是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中国必须运用正确的战略对策,在中俄印三角关系中掌握主动权,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26.
和谐社会的政府救助义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应有完善的自我保障机制,政府的救助义务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政府对贫困公民的救助义务是生存权原则对行政主体提出的要求,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内在需要。政府在社会救助中肩负着宏观管理和微观保障的职能。政府的救助行为按利益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救助和间接救助两种形式,直接救助形式包括发放现金、给付实物、收容救助,间接救助形式包括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法律援助以及其他救助形式。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治理"(Governance)思潮在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界成为非常流行的理论话语.本文首先梳理了该思潮的涵义、兴起背景、理论预设以及应用层次.进而结合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中"强而有效"的国家这一隐蔽主题的阐发, 特别是借用德国政治学者卡尔·施米特对现代自由主义弱化国家取向的批判.结合中国情境, 指明"治理"思潮的兴起与新自由主义存有密切关联.其作为一种理论,在内在逻辑上具有模糊性;而在实践中.则可能因其适用性问题而具备危险性.从而提请人们注意,对于"治理"思潮应给予审慎的对待.  相似文献   
28.
孔子教育思想是从“仁”派生出来的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博大精深,其精髓是践“仁”。孔子关于知与行、学习与实践关系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充满了辩证法,揭示了人的认识论和教育的基本规律。“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如何进行教育?孔子主张行“仁”,即用“仁”的方法去实施教育:一是强调教育的社会性,“有教无类”;二是强调教育要落实到主观世界的改造,进而改造客观世界;三是以“仁”的理念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我们应当把孔子教育思想发扬光大,培养出更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杰出的人材。  相似文献   
29.
对按资分配或剩余索取行为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资分配或剥削的实质是对剩余劳动成果的分配,是生产资料或资本所有者凭借所有权,对他人剩余劳动成果的索取。这种索取权和索取行为,在历史上产生,也必将在历史上消失。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它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和合理性,我们对它应采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态度,而不应诉诸道德和感情。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引导和规范,兴利除弊,促进其朝着“三个有利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0.
尽管知识经济才初见端倪,而且我国总体上离知识经济还有一段距离,但知识价值上升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知识经济时代来临是历史的逻辑。当国外政治学家、未来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提出各种预测和观念之时,江泽民主席以其伟大的洞察力,捕捉全球范围内知识经济的信息,10余年来,对知识经济的本质和应策作出了科学的预见和精辟的论述。 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界定,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及作用基础上的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主要的资本或生产要素是知识。知识经济的这一经典解说,深刻地反映出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乃是知识价值的上升。尽管这一概念问世不久,但江泽民的论述,语言洗炼而意蕴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