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14篇 |
免费 | 202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05篇 |
工人农民 | 337篇 |
世界政治 | 33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961篇 |
法律 | 2524篇 |
中国共产党 | 640篇 |
中国政治 | 1675篇 |
政治理论 | 681篇 |
综合类 | 49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02篇 |
2021年 | 240篇 |
2020年 | 257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303篇 |
2014年 | 357篇 |
2013年 | 537篇 |
2012年 | 662篇 |
2011年 | 905篇 |
2010年 | 1212篇 |
2009年 | 1097篇 |
2008年 | 976篇 |
2007年 | 1064篇 |
2006年 | 1014篇 |
2005年 | 951篇 |
2004年 | 697篇 |
2003年 | 499篇 |
2002年 | 362篇 |
2001年 | 318篇 |
2000年 | 168篇 |
1999年 | 23篇 |
1995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儒家内部的对立,可以借用佛教“性寂”与“性觉”的分际来分别,而此种分别在儒家历史上造成的对立是根本差异,从而作为统一的“儒家”之称是否成立成为问题。这个结论,可以在具体分析儒门的“程朱之争”和“天泉证道”二公案来分析得之。 相似文献
73.
在法医学检案中,经常要对尸体上的损伤进行检验以确定生前伤或死后伤,并要鉴定损伤时间.损伤超过8小时者一般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可以解决,但损伤后经过时间较短,单用组织学方法不能解决,如利用酶活性反应方法和利用在组织内细胞内进行特异、灵敏、稳定的抗原抗体反应,可以较准确鉴定损伤时间.Perper J. A. Raek Allio、Tanaka、Fatteh等报导用组织化学方法鉴定损伤时间,祝家镇、刘世仓教授近年来也有报道,但用免疫组化学方法来鉴定损伤后早期时间,就作者所知,国内、外未见报道,而FN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国内外已有报道.本文 相似文献
74.
张西勇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6):10-13
我国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应该把公共服务社会化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战略重点和新的增长点,建立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大力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75.
张庆旭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4(2):80-84
根据刑法规定,通过贪污罪的犯罪结果与处刑数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把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于贪污罪的处刑实践,并依此建立了贪污罪的量刑基准体系,以准确确定被告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数量,以减少司法实践中法官个体之间对贪污罪行为处刑的差异。 相似文献
76.
张新华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改革并创建公安民警教育训练新模式,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民警在职教育培训新模式,要注意解决分类培训,贴近实战、实行教官制,以及加强培训规范化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77.
张书林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1):5-7,11
本文分析了党内协商民主与党内和谐的概念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党内协商民主与党内和谐的互动模式:党内协商民主是党内和谐的生成基因,党内和谐是党内协商民主发展的理想环境。 相似文献
78.
经验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验主义的怀疑主义特点决定了其反科学实在论的基本倾向,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经验主义这种认知世界的基本哲学维度受到人们的普遍怀疑。在后来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中,范.弗拉森提出建构经验论的新思路,围绕着“经验适当性”的概念展开与科学实在论的较量,试图借此拯救经验论哲学,促成了经验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相似文献
79.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人与自然发展的冲突,是人类自身的行为造成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本前提,发展循环经济是防范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与冲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0.
张冠文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2):15-18
因特网构筑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认识、情感、思想和心理,使青少年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网络信息的存在方式与叙事模式导致青少年人格与心理的失衡;网络空间虚拟化导致青少年行为失范;网络文化霸权导致青少年民族情感偏移;网络的平等性导致青少年道德认知的虚无化;网络消极价值观侵蚀青少年健康的价值目标。必须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构筑适应网络时代精点的德育框架,使道德教育贴近现实,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功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