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党的建设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程。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呈现出诸多鲜明特点,主要是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习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也学习一切有益的东西;学习的基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有的放矢;学习的路径并非一条,而是多种多样;学习的形式不拘一格,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2.
丁俊萍 《政策》2008,(3):51-53
党的十七大对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如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了全面部署。这次会议在党的建设方面的新贡献,主要是对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提出了新要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3.
陈云新时期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理论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云新时期执政党建设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能力的角度 ,阐述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强调提高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一项“最迫切的任务” ;二是高度重视执政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强调培养、提拔中青年干部和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是党和国家的大计” ,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能力的前提与基础。三是从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角度 ,阐述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著名论断和加强党风建设“两手抓”的思路。上述三方面的内容 ,构成了陈云新时期执政党建设思想的三大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以产生并不断发展,进而催生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领域。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对这一新生事物认识的深化和定位的明确,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探索起步、拓展深化和规范创新三个时期。总结其经验:必须坚持以党的理论创新为先导,以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为着力点,以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为着眼点,以群团组织为依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5.
试论毛泽东的农民利益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认为农民问题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问题 ,同时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安定和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大问题。毛泽东毕生致力于实现农民的利益。发展农业生产 ,减轻农民负担 ,改善农民生活 ,同时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这是毛泽东农民利益思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6.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中的中央一级报刊,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重要的宣传阵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和领头羊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早期中央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角色分析,论述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历史作用以及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27.
党的建设新格局下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主线,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新格局中的中心内容.进一步认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党的建设新格局中的地位,正确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与党的建设其他方面的关系,探讨通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来推进党的建设新格局的具体路径,有助于落实中央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8.
马克思主义政党支部的性质,是无产阶级完成历史使命、实现政党功能的组织机构,作为根本属性得以传承深化;职责任务,随着共产主义运动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政党形态更迭演进中丰富发展;设置条件,在地域和人数规模基础上细化扩展,内设机构逐渐系统完备;运行机制,由选举、报告、内部分工、外部联系等制度构成,保障支部组织顺畅运转。  相似文献   
29.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与《理论与改革》杂志社联合举办了“党的政治建设与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防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等20余名著名专家与会参加了研讨。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是党的十九大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创新举措,意义十分重大。专家们围绕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及其思想和实践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历史经验,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富有见地的观点。现选择部分专家发言精要在本刊分两期刊发,以期对深化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0.
党性修养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从党性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共产党员修养的任务,系统阐明了党性的内涵、党性修养的必要性,内容、目的、方法等等一系列问题,对党的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刘少奇关于党性修养的思想,对于当前加强共产党员的修养,仍有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