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根据2010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3.53万亿元,约占世界GDP的7%,比改革开放之初上升了5个百分点,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只是一两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仲大军 《同舟共进》2010,(11):24-25
2010年,堪称考验人类生存的元年。气候异常显示威力,多个国家暴雨成灾,北半球国家酷热难耐,南半球国家却气候严寒。在中国,整个夏天被酷热和暴雨折磨得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43.
●一个国家犹如一个人,当他在青年时期,他有大量的消费需求,当他进入老年时,其需要也就减少了。日本现在就处在这么一种状况。 ●有需求才会有发展,日本将如何走出经济不景气的低谷期呢?请看——  相似文献   
44.
记者:十四届三中全会时,中央提出了效率优先的说法,从去年开始又不提了,对此您怎么看?仲大军:一些问题如果从历史的源头开始梳理,答案就会很清楚。改革开放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从一个以政治为中心、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体制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制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所造就的社会普遍的效率低下现象。强调效率正是针对这种问题提出的,提出效率优先是对以前忽视效率的矫正——让人民从阶级斗争转向追求效益,这在当时是非常有益的扭转。26年过去了,我们回头看改革的历程,就会发现关注效率的做…  相似文献   
45.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间走过了一个从追求效率到效率至上的历史进程,从微观层面看,在这一期间,中国国有企业通过减员增效压缩出了大约五六千万富余职工,将一大批国企员工变成了下岗失业人员。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的崛起也是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为代价,企业竞争力主要建立在低工资、低劳保福利、低社会保障基础之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效益和效率是提高了,但是,当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不能反馈社会、社会保障和再分配等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一大批低收入人口形成了。当相当大的社会群体缺乏消费能力时,中国经济便出现了明显的消费不足现象,内需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