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对党的性质的规定与我们党自身建设历史经验的统一。这个论断要求我们必须把党内民主建设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必须充分认识这个任务的长期性,坚持不懈地教育全党提高民主意识、培养民主能力、以制度制约权力;在实践中,必须把发展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核心环节,在政治上提高党的工人阶级民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从来都是与社会主义相联系的。与共产党不可分的社会主义,不是那种仅限于资本主义范围的改良政策,而是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对立的经济制度为基础,真正由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不可分,又有着两层具体的含义:一是必须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二是必须坚持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而对列宁唯物辩证法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是毛泽东同志得以形成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关键.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思想,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起,就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潜心研究了矛盾问题,比较系统地“说明和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的一系列概念和范畴,写出了《矛盾论》这部辉煌的哲学著作.这部著作不仅代表了毛泽东同志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精华,而且成为毛泽东同志后来形成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4.
推进有序民主参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当确立正确的矛盾观;通过公民的有序民主参与主动调整社会最深层次的经济利益矛盾,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让更多的人民代表来自普通群众以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志,让人民代表更直接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让公民不论在国家的任何地区都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志。  相似文献   
15.
16.
民生问题的本质是人民群众的权益和权利能否得到落实的问题,解决当前的民生问题,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根据公平公正的原则,实现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其根本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民主与法制两个方面.为此,一要确立正确的民主观、民权观、民生观,二要"硬化"民主制度.从当前的条件看,近期通过民主能够较好解决的民生问题的重点是医疗卫生和教育,使当代人和下一代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较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公民政治参与,首先是要切实保证宪法规定的公民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权利能够得到实现,其次是要从补充选举民主的高度通过人民政协完善协商民主,再次是要从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的高度完善和发展居民、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18.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充分反映出我们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遵循历史规律领导改革,又从历史辩证法的高度,深化对改革的认识的重大进步。学习、落实《决定》,犹如置身于真善美统一的集体合奏和再创作历史辩证法的天籁之音。《决定》所表达的历史辩证法思想要求我们:一要坚持改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旋律,二要使改革深化的每一个乐章都有自己的新音色,三要如主调彰显的交响乐一样有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四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推进改革,按照历史辩证法的旋律和节奏,奏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新乐章。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从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进行了分析。邓小平和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和现实要求,相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理论。毛泽东在总结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过程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作出了四个方面的突出贡献:第一,第一次明确肯定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第二,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目的在于有效地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当前任务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完善。应该说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路径,体现了作者与时俱进的治学态度和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