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167篇
中国共产党   98篇
中国政治   169篇
政治理论   46篇
综合类   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伊文 《法制与经济》2020,(1):159-160
尽管诸多学者对法治与德治二者的关系及其关系样态看法不一,但是对于法治与德治中"治"的内涵定义,却几乎一致。从词源的角度看,"治"的概念解释有着多义性,既可以从动词的角度加以解释,又可以从名词的角度加以解释;从价值分析的角度对"治"进行赋义,动态的意义与静态的意义又有着诸多差异。在通说的定义中,"治"的内涵界定是从动词的词源角度和动态的价值分析角度来加以阐述的。但是此种定义下所导致的诸多概念上和逻辑分析上的矛盾却是不容忽视的。为此,文章通过对通说中"治"的定义所导致的矛盾进行剖析,来对"治"的内涵进行厘清与重新赋义。  相似文献   
632.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