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清代水西彝族土目和彝文田契试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贵州省毕节地区所辖各县,是黔西北彝族人口居住较多的地方。其中大方县,是清初改土归流后大定府治所在地。历史上,大方彝名慕卧格,是明代贵州宣慰使彝族土司安氏统治的住地,由于安氏土司统治的地区,位于乌江上游的鸭池河(六广河)以西,故称水西。文献记载,水西土司安氏的远祖济火,早在蜀汉时献粮通道,协助诸葛亮南征,受封为  相似文献   
22.
《雅堂诗集》叙黔中诗家,焜耀海内。俶落雪鸿,袭弈桐野。(吕阝)亭经巢,堂庑弥廓。雄夺万夫,秀掩千哲。鰼部振采,煜于龙鸾。黚水绩文,蔚乎濉涣。灵淑所闷,晚近益恢。毕节余子,磊落英多。纷纶五经,皋牢百氏。服膺洨长,上溯结绳。哜郑堂,旁求失野。出其一艺,已轶九能。声韵之作,篇什尤富。玉积玄圃,珊交邓林。大句硉兀,怒霆轧霄。曼歌徘徊,香草醉骨。寤寐所系,笃若饭颗。恢诡之趣,式请漆园。芷屩万里,锦字一囊。虺河腾精,蜻洲濯魄。综厥诗境,夸越乡贤。诒徵尝预尘沦,窃窥骥毛。燕市抚尘,吴语述愫。长城之喻,今有长卿。三都之序,远媿玄晏。敬缀简末,庸识石交。。  相似文献   
23.
彝族是制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一员。不仅在彝族聚居的地方发现有铜鼓的考古资料,而且在彝文文献里有制作和使用铜鼓的记载。彝族在历史上曾经是使用铜鼓的民族,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滇、桂边境的彝乡村寨,铜鼓礼俗还保存在节日文化和“腊摩”的彝巫文化之中。彝族英雄史诗(铜鼓王)的发掘、整理和公开问世,更有力地证明彝族是使用铜鼓的民族。  相似文献   
24.
贵州建省使贵州的历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贵州建省过程中的一个历史现象就是"改土设流"始终贯彻在建省前后的漫长时期.文章就针对建省与"改土设流"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5.
鬼方昔云遐,罗甸今初入。阻暄凝来,瘴气昏晓集。长亭比县遥,咫尺如棘涩。石行厥昆蹄,沙炊烟蒸粒。断肠盘江何,魈魑坡。军堡鸣笳近,蛮营荷戟多。三辰晦光彩,七旬历滂沱,衣从风乱,芦笙跳月歌。可传异方乐,令人玄鬓皤。  相似文献   
26.
一引言中国南方铜鼓的形成,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使用过程中,铜鼓表现出了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如:用作乐器,在祭祀、婚姻、丧葬、喜庆节日等仪式中单独使用,或作舞蹈伴奏;作为“重器”,用以陈列、战阵、集众等,以表权威;用作贮贝,以示财富;用作葬具,以盛尸骨;或在屋脊、杖头等处,用作装饰,等等。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