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4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实践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证明马克思主义原创历史规律理论正确,也证明其中存在失误;其正确在于肯定历史规律与物质运动规律的趋同性,其失误在于没有深入考察二者的趋异性.由于人类物质生命活动多采取精神形式进行,而精神形态依赖文化传承关系,因此主体活动具有选择性,并导致历史规律具有单一要素间因果必然性、多元要素问趋势必然性、复杂要素间系统必然性的区别.人类三次科技革命营造了不断上升的物质生产条件,推动社会主义运动从民族国家向世界范围、单一要素间关系向复杂要素间关系渐次展开,并与这三个层次必然性内容相继形成一致.  相似文献   
32.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是对现时代人类总体发展趋势的一个基本判断。这一理论所蕴涵的思想原则,在当年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战术奠定了基础,在后来为落后国家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说明,在今天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33.
谷城县五山镇谢湾村,地处鄂西北山区,原本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山村,然而近年来,这个村却因“两个文明建设”成就斐然而闻名一方。200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30万元,人平纯收入2350元,村级积累74万元。全村形成“五通五无”的可喜局面:组组通水泥公路、通电、  相似文献   
34.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之后,其日趋深化的实践渐渐超出了社会主义原创理论解释的范围。这不仅影响到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中国社会主义者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区别为方法理论、逻辑原理、策略原则,才能明确新的时代条件提出了怎样的挑战;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学融为一体,才能应对时代条件的这一挑战。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体系面临着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3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标志,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物,又是社会主义实践的结晶。其当下表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为了"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逻辑展开可以区别为三个方面:从内涵上讲既是理论又是实践,从外延上讲既是人类整体又是中华民族,从整体上既是客观定在又是历史生成。  相似文献   
36.
马克思把"个人全面发展"视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标志,并从两种视角予以阐释:从社会关系需要消灭阶级角度,将之作为消除分工岗位限制的前提;从自然关系趋向"自由个性"角度,将之作为劳动能力脑力化的结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两种思路融合在一起,通过政府作用促劣变优,展示了共享社会力资源的前景,创新了通向理想社会的道路.  相似文献   
37.
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就概念本身而言,它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平等关系,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又都有着确定的含义:在内容上,社会主义所要求的集体主义性质的社会关系,应该包括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内,社会主义平等,只  相似文献   
38.
马克思分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基础部分。社会主义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在实践上深化了马克思分工理论:一是使分工助推生产力发展机制从自发性转变为自觉性,即从侧重生产资料转变为侧重劳动者,开创了经济发展新路径;二是使脑体分工社会形态从对抗性转变为合作性,即从阶级斗争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了阶级消灭新模式;三是使消除分工限制的条件从客体性转变为主体性,即从自由转换分工岗位转变为劳动者脑力化,预设了共产主义新前提。  相似文献   
39.
马克思认为,分工劳动形成了特有的"集体力",作为"社会劳动生产力"存在,呈现为"成倍增长的生产力";"集体力"源自分工激发的理性成果共享,是人类从"世界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拓展了国际分工关系范围,使分工成果共享得以更广范围更大程度实现,客观上构成共享"集体力"的世界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信息时代的创新选择。  相似文献   
40.
余金成  张金金 《探索》2016,(4):42-47
从价值目标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体现在"有无剥削"和"何种平等"两个方面。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当代,这两大区别的重心呈现为从"有无剥削"向"何种平等"转移的态势。这一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