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十月革命时期及其以后,列宁提出,在俄国革命过程中不能够立即直接实施社会主义措施,而只能采取若干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逐渐地向社会主义过渡。这就是列宁的“社会主义步骤”论。长期以来,列宁的这一理论没有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鉴于此,笔者愿抛砖引玉,以此拙文引起学术界的讨论。 一 列宁的“社会主义步骤”论,形成和提出于1917年十月起义前夕。 这年3月,列宁在回国之前撰写的《远方来信》中,鉴于二月革命结束以后俄国产生的新形势,提出了俄国无产阶级在下一阶  相似文献   
22.
论列宁转变工作重心思想的演进俞良早1918年4月,由于党和无产阶级的斗争,苏维埃政权已经在俄国各大城市和乡村建立起来,并且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巩固。由于签订布勒斯特和约,苏维埃俄国已经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这时列宁受党中央的委托,撰写了《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  相似文献   
23.
1.“下海”的原则不等于“下海”时下,人们的热门话题之一是“下海”。所谓“下海”,意即做生意,捞钱,如同到海里、河里、湖里去捕鱼捉蟹一样。何谓“下海”的原则?我以为,就是指物质利益的原则和竞争的原则。以本来意义的下海为例,下海人之所以下海,是因为希望得到鱼和蟹。鱼和蟹就是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捕鱼捉蟹的过程中,必然会有竞争,因为大家都想多捕一些鱼,多捉一些蟹。而往往那些不怕风浪、能吃苦耐劳、手脚麻利的人,获得的鱼蟹较多。这无疑是竞争的结果。下海的事实说明,物质利益的原则和竞争的原则,是这一事物机制体系中的动力系统。然而,“下海”的原则不等于“下海”。因为,“下海”是事物的现象和形态,要出现这一事物,或者说要出现这一特定的现象和形态,需  相似文献   
24.
100年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有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及实践社会主义;第二个环节,联共(布)领导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形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第三个环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四个环节,苏联和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走向邪路,发生苏东剧变;第五个环节,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习近平就如何认识这五个环节的内容和如何总结10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重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5.
近读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程又中著《苏联模式的兴衰》 ,(湖北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 8月出版 ) ,有不少感受和体会。我的第一点体会是 ,研究苏联模式问题必须系统化。以我的看法 ,以往我国学术界关于苏联模式的论文、论文集和专著许多研究不够系统 ,多半倾力于对苏联解体原因的探讨。程又中的《苏联模式的兴衰》则展现出了一种新的面貌。它是一部系统地、全面地研究苏联模式问题的学术专著。在这部专著中 ,有对苏联模式形成的基础的论述 ,即对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的论述 ,以及对列宁逝世后联共 (布 )内发生的大…  相似文献   
26.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和国内战争时期列宁围绕着战胜饥荒而形成的思想有下述内容:俄共(布)必须领导人民战胜饥荒,努力完成"维持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任务";必须使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国家的生活救助;必须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居住条件和卫生条件;必须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改善她们的劳动保护;必须改善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条件。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围绕着消除战时非常措施负面影响、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巩固工农联盟形成了重要思想。列宁的思想在当代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7.
28.
季诺维也夫认为,列宁主义是对社会历史发展中新的过程和世界工人运动中新的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它以俄国革命经验和其他许多国家的革命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可是季诺维也夫未重视掌握和阐释列宁建设社会主义途径的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说了一些过头的话,不适当地夸大了列宁主义的国际性,特别是不适当地在农民问题上夸大了列宁主义的国际性。  相似文献   
29.
俞良早 《理论学刊》2004,4(2):18-22
在列宁的思想中,知识分子创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无产阶级创造这种理论是统一的,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党同无产阶级的关系是一种密切的宣传与被宣传、鼓动与被鼓动的关系,而不是取代者与被取代者的关系。“西方列宁学”所谓列宁以“知识分子”取代无产阶级或者以“党”取代无产阶级的说法是对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歪曲。列宁十分注重处理好党中央与党的地方组织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视发挥党的地方组织的作用和党员的作用;作为党的领袖的列宁,一向尊重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的意见,执行党的决议。“西方列宁学”提出列宁以党中央取代党的地方组织和党员,以自己取代党中央,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30.
从理论上搞清楚社会主义社会应该经历多少个发展阶段才能到达共产主义,在实践中搞清楚本国处于怎样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正确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在苏维埃俄国的实践中,在当前的中国,工人阶级执政党都非常重视解决这一问题.列宁在当时的实践中,就这个问题提出了重要的思想.邓小平在当前的实践中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发展了列宁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