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在1917年十月革命过程中以及革命胜利后一段时间里,列宁持理想化民主的思想,其原因是将巴黎公社的经验绝对化,轻视俄国经济文化的落后性对民主建设的不利影响,对无产阶级国家存在的长期性和民主演进的曲折性估计不足。经历国内战争以后,他转变为现实民主的思想,主张由党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民主,同时加强党内监察与监督;加强...  相似文献   
52.
党的组织建设处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布局的关键位置,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子集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新时代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重大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建理论内在要求的自觉践履,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建传统与优势的继承发扬,是对党在新时代实现历史使命所面临问题的现实回应,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应坚持以目标性、协同性、系统性、质量性与创新性为基本原则;在现实推进中以增强政治性为价值指向,以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党员干部队伍为首要任务,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重要抓手,以完善配套制度建设为根本保障,进而为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5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提出,党员干部必须“讲政治“。所谓讲政治,核心的内容是要求党员干部同党中央保持思想政治上的一致性,站稳立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进行到底。这一思想是对邓小平关于党员干部政治观的发展。1邓小平关于党员干部政治观的内容之一,是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站在党的立场上,维护党的领导的权威。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出现了一股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否定党的领导的思潮。对此,邓小平看得非常清楚。他说:“社会上有极少数人正在散布怀疑或反对这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而党内也有个别同志不但不承认这种思潮  相似文献   
54.
关于列宁社会政治观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主张建立组织严密和权力集中的无产阶级政党,批评孟什维克的主张是组织路线上的机会主义.1917年列宁主张由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掌握政权,孟什维克认为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不应该夺取和掌握政权,由此列宁批评孟什维克是怯懦的改良主义者.1917年列宁主张使俄国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阶段"上,而未提出使俄国革命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  相似文献   
55.
马克思、恩格斯未能就东方社会发展途径的特殊性作深入的研究,未能就这个问题形成和提出深刻的理论,可是他们在俄国社会发展途径能否不同于西方的问题上持小心谨慎的态度,给人们以重要的启示.列宁着眼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提出了俄国的社会发展途径区别于西方国家发展途径的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的探索,形成了中国的建设与社会发展"走自己的路"的理论.  相似文献   
56.
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个疑案的解析——研究列宁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俞良早1924年12月,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一文中提出,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和提出了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同时胜利”论的“一国首先胜利”论。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他援引...  相似文献   
57.
俄国、中国的工人阶级执政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主张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迂腐态度,反对教条主义.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求对全体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进行坚持马克思主义信念的教育,抵制错误的思想倾向.可是,他们这方面的建设存在偏差,如斯大林一国社会主义建成"标准"的观点,降低了社会主义的标准,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8.
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于改革开放新时期认识和把握了真实的列宁主义旗帜.这是一面勇往直前、向着社会主义的旗帜,一面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旗帜,一面务实地,渐进地进行经济建设的旗帜,一面锐意发展生产力的旗帜,一面发展无产阶级文化的旗帜,一面代表和维护人民利益的旗帜,一面追求和努力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旗帜,一面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前进的旗帜.在当前社会主义跨世纪的过程中,中国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着列宁主义旗帜.在俄罗斯,列宁主义旗帜竖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头.  相似文献   
59.
网络文化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情感,但网络文化发展中的边界症候却不容小觑。网络文化边界在工具理性支配下的实用主义、资本逻辑操纵下的拜金主义、审美泛化演绎下的享乐主义等纷繁杂乱的隐性逻辑背后,表征出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相疏离而"重理轻文"的倾向、现实文化与网络文化相交织但又"喜上厌下"的倾向、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相纠缠却又"淡雅浓俗"的倾向。为此,在网络文化发展中,必须处理好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资本扩张与文化守护的关系,处理好现实规约与文化底线的关系。唯有此,才能让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在人类文化的百花园中奇花绽放。  相似文献   
60.
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特别是在19世纪90年代后,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表现为他研究俄国革命运动与西方革命的关系,提出世界革命进程"四步骤"的理论;研究意大利、法国、德国的阶级关系和革命形势,提出把当前斗争和远大目标统一起来的理论;研究1848年以来无产阶级斗争的方式,形成以合法斗争积蓄力量并进行革命"决战"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