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97篇
中国共产党   62篇
中国政治   205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997年香港回归后,美国全面取代英国,深入介入香港事务。美国介入香港事务既有维护美国在香港政治经济利益的理性考虑,也有美国国会的强力推动。同时,美国国内涉港活动的各种社会力量在美国介入香港的行动中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作为美国的介入对象,香港自身所具有的国际政治经济二元特征和港人身份与政治的二元认同特征也使美国尽力渗入香港内部扶持香港反对派。以上四种视角比较全面地探悉了美国介入香港事务的多重因素。  相似文献   
112.
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终端,基层政府时常陷入“层层加码”的困局。探明基层政府“层层加码”背后的行为逻辑,对于推进基层治理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基于“任务—能力—动机”分析框架,可以发现,基层政府的“层层加码”并非仅与静态体制结构有关,而是多重影响因素动态发展且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基层政府“层层加码”的行为逻辑是其经历了任务范畴从经济到“经济+综治”的转换、能力要求从常规到“常规+应急”的转型以及动机偏好从谋利到“谋利+自保”的转变,这三个方面的动态变化是审视与解读基层政府“层层加码”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13.
114.
PCR是一种灵敏的DNA检测技术,但是,在对生物学检材进行个人识别时,仍然有一定数量的检材直接PCR扩增失败。为了有效地进行个人识别,本文分析了扩增失败的原因以及成功扩增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5.
三个离不开是我国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历史和现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新时期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行动指南,必须用三个离不开方针引领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116.
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努力促进形成“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浓厚氛围,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117.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构建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多方法共同参与的过程.解剖是"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奠基与先导;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和渗透,使肺与大肠从实体解剖名称向综合功能概念发生质的转变和飞跃;经络学说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使得较为完善的肺合大肠理论最终得以确立.这个过程以解剖观察为肇始,过渡到功能概念,从结构到模型,从具体到抽象,具有鲜明的古代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18.
直接融资适合于具有较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而众多劳动密集性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性质形成的信息不对称也难以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融资的对象.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是市场缺陷造成的,政府干预是弥补市场缺陷的主要方式,政府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局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在借助"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三元框架分析政府、与中小企业融资有关的社会中间层和中小企业的定位的基础上,应从经济法的主体角度进行相关的制度设计,探索长效机制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  相似文献   
119.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有不少原国企厂长、经理成了改制后企业的大股东,然而他们购买股权的"第一桶金"的来源并不合法。一些原国企厂长、经理一边因腐败而坐牢,一边却享受着用腐败款投资入股所带来的巨额分红。这样的结果令公众愤愤不平。面对国企转制过程中的这种资本"原罪",国家政策、司法者的价值立场应如何确立?用违法、犯罪所得购买的股权是否有效芽其股权收益是否属于违法所得?应否予以追缴?本期疑案精解由本刊和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共同组织,邀请专家学者,对刑事司法如何面对国企转制中的资本"原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0.
倪安和 《现代领导》2005,(11):19-19
发现障碍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攀登过去!这时你也许会指着我说我是个傻瓜,而我还是想和你分享一个有趣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