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61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新中国前27年的历史中,不论是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走过的曲折道路、遭受的严重挫折,无不与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密不可分。在这27年中所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毛泽东都是主要决策者。作为记录毛泽东这段历史的《毛泽东传(1949—1976)》(以下简称《毛传》),对这些重大事件都是用了重笔,以写出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它们是怎样发生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事件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它们在历史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毛泽东是怎样决策的,在决策过程中,他同中央其他领导人发生一种什么样…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学习和宣传江泽民总书记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7月16日,本刊和人民日报社在京联合召开了“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座谈会”。部分中央和国家部委负责人和理论工作者参加会议并发言。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同志就新闻单位如何宣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表了意见。座谈会由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同志主持,本刊总编辑邢贲思同志作了总结发言。人民日报社副社长许中田同志和编委、理论部主任张研农同志,本刊副总编辑荀春荣、朱峻峰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出版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编入邓小平同志1982年十二大至1987年1月这一时期的重要讲话和谈话,共44篇,比1984年出版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篇幅增加了一倍以上。这个增订本可以看作是1982年出版的《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  相似文献   
14.
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毛泽东文艺论集》,这是目前收入毛泽东论文学艺术方面的文稿最多的一部专题文集。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在经过对各种思想流派和革命学说进行探讨、比较之后,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他一旦认定马克思主义是惟一能够救中国的革命真理,便终生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今年 5月 12日 ,中央文献研究室成立就有二十年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的这二十年 ,是党的文献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二十年 ,是党的文献工作紧密配合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二十年 ,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二十年 ,是不断开拓进取的二十年。党的文献工作源远流长。从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主持编辑《六大以来》等党的历史文献集算起 ,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在邓小平领导下 ,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党的文献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精辟地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使全党对这一理论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是历史和逻辑的必然结论。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70年...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是继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实现我们党第一次认识上的飞跃之后的第二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实现“第二次飞跃”的主要标志,表现为若干个“第一次”: 一、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马恩列斯毛都没有用过“本质”这个词来概括社会主义。马恩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极大丰富和实行按需分配,社会主义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要求而创造物质基础。但他们也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的,要根据今后的实践来决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的学问家。孜孜不息的读书生活伴随着毛泽东的一生,和他的革命生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酷爱读书,广收博览毛泽东从幼年起,就勤奋好学,酷爱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读书欲望愈来愈强烈。为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常常废寝忘食地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种书籍。后来,即使在最艰苦最紧张的革命战争环境,他也总是不忘读书。到陕北以后,毛泽东通过各种渠道,尽一切可能,从国民党统治区购买各类书报。到了延安,他的书逐渐多起来了,并有专人替他管理。他的书起先放在离住处不远…  相似文献   
20.
在全党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5·3 1”讲话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 ,以扎实工作迎接党的十六大的时候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一书出版了。这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情。这本书汇集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论述共 75篇 ,开卷篇是毛泽东同志在 1 92 1年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不久写的一篇短文 ,终卷篇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节录。全书篇幅并不长 ,但选稿时间跨度达 80年 ,是迄今为止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专题文集选稿时间跨度最长的。这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