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37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医疗行为从表面看似乎给人体造成一定伤害,但其主观目的在于治病救人, 客观上有利于患者和社会,因此具有正当性.但医疗行为的正当性具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本文根据允许的危险、受害人承诺、义务冲突等刑法理论,对医疗行为的正当性根据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2.
社区矫正法蕴含着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相平衡、促进罪犯再社会化等现代立法理念,在规范执法程序、推动社会参与、倡导科学矫正、发展信息治理等方面,都有立法上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43.
社区刑罚,是对罪犯不予关押,而将其留在社区内接受教育矫正的各种刑事处遇措施的总称。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关于社区刑罚制度的规定不够完善。为此,应改革管制刑,完善缓刑制度,健全假释制度,增设社区服务刑,创设刑罚易科制度。  相似文献   
44.
一、监狱工作社会化的基本内涵对于何谓监狱工作社会化,我国监狱理论与实务工作者提出了见仁见智的观点。笔者在借鉴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对其内涵作如下表述:所谓监狱工作社会化,是指为了克服监狱固有的封闭性对罪犯再社会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效实现罪犯再社会化这一监狱工作主旨,而适度弱化监狱的封闭性,使监狱的各项工作面向社会适当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对监狱  相似文献   
45.
"四来源说"是更为合理和妥当的见解。宪法上的义务不能直接成为不作为的义务来源。判定合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须准确界分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对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不宜将"业务"局限于合法正当的业务。判定先行行为能否产生作为义务,关键看危险状态的有无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46.
香港的刑事执行工作致力于促进罪犯复归社会,强调“以人为本”、“社区为本”的理念。惩教署是香港监狱工作的主管机关。社会福利署负责社区矫正项目的执行。善导会等民间组织在香港罪犯矫正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范围的立法完善:以渐进性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在程度上具有渐进性特点,故应渐进式地规定未成年人负刑事责任的范围,使刑事责任范围与刑事责任能力相适应。为此,我国刑法有必要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增加刑事责任的起始年龄、进一步明确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刑事责任范围、规定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仅对故意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48.
冯卫国 《法律科学》2007,25(2):102-108
和谐社会是稳定而有活力的社会,是国家与社会动态平衡的二元结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犯罪控制模式应当由传统的"国家本位模式",向"国家·社会"双本位模式转化,应积极推进犯罪控制中的社会力量参与,以适应社会转型时期,公众对犯罪预防和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9.
论我国犯罪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中,将犯罪信息有条件地向社会公开是十分必要的,这既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也有利于加强对刑事司法工作的监督。当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完备的犯罪信息公开制度,但在我国这一制度还很不健全。应从转变观念、完善立法、加强犯罪统计工作等方面着手,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犯罪信息公开制度。同时,鉴于犯罪信息的特殊性,应对其公开的范围、程序等进行严格的规制。  相似文献   
50.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对公共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是当前我国犯罪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对此类犯罪行为,理论上存在不同的概念表述。"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一词较为准确、精炼地概括了其内涵与特征。这类犯罪具有个体性、极端性、暴力性等特点。行为人具有极端化的思维和报复社会的动机,这是其不同于普通暴力犯罪的基本特性。作为一类特殊的犯罪类型,其同群体性暴力事件、暴力恐怖犯罪以及西方社会的"仇恨犯罪"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