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4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冯天瑜 《世纪行》2010,(7):44-48
<正>清末民初之际,伴随着西学东渐力度的剧增,作为西学表征的新词语也以汹涌之势进入中国,连清末科举改试策论的卷子中,"满纸只有起点、压力、热力等字"[1]。面对外来新语汇入华大潮,中国的士子、庶众或乐于迎受,或愤而拒斥,甚至同一人既迎且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7月25日,由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组织发起的“中部崛起与文化武汉”专题研讨会,在华中师大桂苑宾馆召开。会议由武汉市政府副市长、研究院院长刘顺妮主持,章开沅、冯天瑜、张正明、皮明庥、马敏等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大家一致认为,要突出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支点地位和龙头带动作用,必须重视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拓宽中部城市的文化视野,塑造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武汉。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予以摘发。  相似文献   
13.
作为早期君主制度的周制,承袭酋邦制,保有若干原始民主遗风,诸如崇仰“天下为公”的尧舜禹,以“师保辅贰”制衡君权,提倡国人议政,保留地方自治的乡治、众议的乡校,朝廷采风以识民情,纳谏、极谏以通上下,此皆中国制度文化的珍贵遗产,后世一再反刍并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是人类经济文化交流史上规模空前宏伟、持续时间最久远的大动脉。它反映出中华先民虽眷恋故土,但一旦获得推动力量,便激发出域外探险的志向和英勇无畏的远行精神。中华先民探幽致远的力量,包括军事外交的"凿空西域"、商业诉求、传道弘法。  相似文献   
15.
阳夏战争是辛亥革命期间展开的规模最大、影响深巨的战事,此役以民军败绩、清军得手告终,然其历史效应则是双重的。一是拖住清军主力,给各省光复创造时机;二是给袁世凯东山再起创造了绝好机会。阳夏战争是袁氏崛起的关键性一役,也是辛亥革命由胜利的顶峰跌落下来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6.
将武昌起义称为武昌首义或武汉首义,是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黄兴首先提出来的,得到辛亥革命党人及社会的广泛采用,到民国初年已成定说。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把武昌起义爆发日确定为中华民国国庆节,并将1912年中华民国第一个国庆节庆典特意放在辛亥首义之地武昌举行。武汉作为辛亥首义之区的历史地位,同样得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可。武昌起义在辛亥革命中并非最早,之所以称为武昌首义,主要是因为:第一,武昌起义得到了全国各地响应,为推翻清王朝及中国专制帝制建立了头功。第二,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湖北军政府,率先将中国同盟会提出的民主共和制度变成革命实践。第三,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拟订了《鄂州约法》,成为其他各省制定约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蓝本,是中国宪政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比对、取证,对辛亥首义前夜的一段革命史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相似文献   
18.
冯天瑜 《政策》2009,(1):48-50
如何估量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化的走势.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宜笼统论之.需要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何时以“革命党”自命以往的辛亥革命史及孙中山传记多确认为1895年11月孙中山等从香港抵神户,受日本报纸报道启示而自命“革命党”。本文经考证,认定上说不确。孙中山等以“革命党”自命始于1895年底至1896年底逗留日本期间。  相似文献   
20.
保持民主与权威之间的适度张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这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中华传统文化为解决此一难题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近20年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这首先集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诸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突现为紧迫课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