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4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现代化是一个传统的转轨过程,充满着变异新生。现代生活好比一台巨大的过滤器,对往昔的文化传统或放行,或阻遏,于弃取之间行扬抑之道。鲁迅在“五四”前夕指出,我有一位朋友说得好:“要我们保存国粹,也须国粹能保存我们。”保存我们,的确是第一义,只要问他有无保存我们的力量,不管他是否国粹。鲁迅在这里以激昂的语调道  相似文献   
32.
冯天瑜 《法制与社会》2013,(15):150-151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政府以民为本思想的觉醒和西方政府改革成功实践的推动,传统的强制、命令型管制政府已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新型服务型政府成为我国公共行政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一个重要依据和规范就是行政法。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就必须建立健全行政法法律体系,并加强行政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33.
中国文化现代转型刍议冯天瑜一不同时代的人们立足于各自所处的“当下”,将无限悠长、深远的时间之流划分为过去、现在与未来,从而形成各自的“古今观”。清人段玉裁说:“古今者,不定之名也。三代为古,则汉为今;汉魏晋为古,则唐宋以下为今。”①,由“古”向“今”...  相似文献   
34.
<正> “文化”是一个中国古已有之的词语,又在近代吸收了西方学术思想后,赋予了新的涵义。文化概念的演化,决不仅仅只是一个定义变迁的问题,它实际上反映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内容在日益丰富以及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向着广延度和深刻度不倦地进军。中国本土文化在接纳外来异质文化的过程中,引入或改造了许多概念和范畴,从而使中国文化的思想内容和表述方式得以丰富发展。这些新概念、新范畴,或者以音译方式出现,如从印度佛学中音译而来的佛陀、涅槃、菩萨、般若、三昧,从欧洲文化系统中音译而来的逻辑、德漠克拉西、赛因斯、英特那雄那尔、布尔什维克,苏维埃、华尔兹便属此类。但音译的概念不易为中国人所理解和接受,一般难以在中国  相似文献   
35.
冯天瑜 《法制博览》2011,(11):58-58
“首义”一词由东汉哲人王充(27-97)创用,其意为首先揭示宗旨。以后,“首义”引申为首举义帜、率先发难,唐人杜甫、韩愈有此用例。武汉首义一说,则见于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发布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书云:  相似文献   
36.
近代文明的奠基与武昌首义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号称“东方芝加哥”的近代武汉,曾经拥有许多令人赞叹的辉煌。90年前爆发的武昌起义是其最辉煌的一页。武汉何以成为首义之区?辛亥革命对武汉的近代化进程带来何种影响?日前举行的“武汉市纪念辛亥武昌首义9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众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相似文献   
37.
在古代和近代中国,武汉的经济、文化、社会地位都是很高的,宋明时期形成了“九省通衢”的兴盛。武汉作为当时中国的中心地位是当之无愧的。19世纪的武汉,在文教、军事、外贸诸多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列。究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当时政府自上而下的发动、集中投资、地理优势、西方列强重点投资以及张之洞坚韧不拔的行政能力等因素。  相似文献   
38.
<正> 中国古代文化曾取得多方面的辉煌成就,并在长达十几个世纪里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它所树立一座丰碑,至今仍然令人景仰。然而,十五、六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格局的变迁,中国文化的这种领先地位逐渐丧失,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昔日“雄踞万邦”的中华帝国已因其落后而变为被动地挨打的弱国。昧于外部事务的中国人在相当长的期间,曾经很不理解、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国  相似文献   
39.
<正> 自十九世纪中叶以降,在一种特定的国际一国内环境里,中国开始卷入世界性近代化过程,前后大体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三个发展阶段。有一种解释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理论叫做“冲击—反应”论,认为中国社会本是一个封闭自足体系,只是受到西方冲击以后,方被动反应,勉强走上近代化历程,西方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唯一动力。这种理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